抗爭敢言:薪火相傳香港魂

抗爭敢言:薪火相傳香港魂

中國陝西出生的香港作家夏婕,多年來為香港青年寫作出力,近年深居法國古堡,讀書寫字。應本報之邀,在眼疾以及右手扭傷的情況下,為勉勵學生寫成感言:「在催淚污煙中持文明與理智為民主抗爭──這就是香港魂!」無論運動結束與否,談判成功與否,也請芸芸學子共勉。

夏婕電郵傳來一張兒時照片,由於文革搜查的遺漏,上有摺痕,照片摺痕的由來,她解釋:「老父昔往是國民黨高官,曾在西安戰幹團任教官,他有一些軍裝的照片;多次搜家(文革時期)時被人取走,有次飄漏了兩幅在書架角落,一張是老父頭戴寬檐呢帽、拄着手杖與戰幹團學員的合影,一張便是有我的那張。我把照片藏在水銀已蝕花的老鏡子後面,未幾下鄉去了新疆。後來返家,鏡子不見了,老媽說被人打破,老爸的照片撕了,留下了這張給我,上有摺痕,她說放在衫袋裏弄成那樣子。」
若要支持學生,她其實還有幾張,一張是香港青年寫作協會的歷年文學活動照,照見不同年代的年輕人,也有想飛的一面。另一張是八九年的北大校園照,曾刊見報章,照片中的大字報和詩抄、教學大樓由三四樓飄下的長幅大字支持標語。那晚學生們為426社論遊行歸來,好多人去大門口用鑼鼓迎接,並流淚高呼「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至於她送給學生的「渡」字,是紅學專家馮其庸早年替其《渡》一書所題,夏婕希望學生的「渡」,能夠「由我到你、由你到他她的薪火傳遞。」
她說:「年輕人是虎犢,個個都有自己的憧憬和理想。身在香港的學生們,沒有『黨國』觀念和壓力,沒有過『階級清算、查五代、禍累家族』、沒有被劃分『黑五類子女』『工農兵子女』『紅乜乜(紅衞兵)子女』的生存條件而失去或獲得繼續上學的機會……等悲慘的經歷。
香港年輕人,在可以奮力圖強的社會空間中,不願自己有那麼多繫繩和囚律,更珍惜自由。身在殖民地,卻能握守中外文化的精萃,在社會中尋找生存、發揮、上進、實現理想的種種有利條件和機會;才有了超人白手創天下式的真實童話……試看今時各行各業的名人和社會精英,幾乎都是在殖民地時代苦熬出來的!僅如娛界明星,哪一個不是80年代的文化土壤、社會氛圍哺育成才的?」
記者:童 傑

夏婕
居法香港作家、前港台節目主持人

在催淚污煙中
持文明與理智為民主抗爭
─這就是香港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