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熱遍中國,不只習近平出訪俄羅斯時引以述懷,更衍生出「中國去哪兒」連續劇,第二季是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了」,第三季是「馬航去哪兒了」,第四季是「北京去哪兒了」,第五季是「香港去哪兒了」。現在人們也在問:「中國去哪兒了」應在第幾季出場?
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表達的是忙於生兒育女的父母老來的感慨,習近平是借歌名表達自己工作忙碌,「爸爸去哪兒了」是明星們的親子戶外真人騷,「馬航去哪兒了」寄託了民眾對自3月8日失踨至今的馬航MH370航班上239人的思憶。
「北京去哪兒了」被選為第四季,是因為北京近日又被霧霾籠罩,恍若看不清的「仙境」,令中西合璧的網文熱傳:「濃霾重霧衞茫茫,沒商量,gray town,千里昏黑,everything's gone。縱使咫尺不相見,塵滿面,sing sad song。昨夜幽夢忽還鄉,彩雲南,heart run,最心傷,only tears down。安得天下肺安康,盼大風,oh!come on。」
內地人為佔中爭執
作為第五季的「香港去哪兒了」,自然是因佔領行動(圖)引發的香港前途爭議。這種爭議不只存在於香港社會、家庭,在內地也引起一些同窗、親友爭執至面紅耳赤,傷了友情、親情。對普選、對爭取民主手法的歧見,在「中國去哪兒了」那一季上演時,又會火爆到何種程度?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