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外電引述人行副行長易綱,在華盛頓召開的國基會(IMF)會議上表示,中國當局已減低對人民幣滙率的干預,至「近乎完全沒有干預」、純市場主導的水平,內地亦會繼續推進人幣滙率市場化機制。
他又指,與三年前比較,人幣作為貿易及投資交易貨幣的使用量,明顯大幅提升,人幣納入成為國基會特別提款權(SDR)(供國基會成員國之間平衡國際收支及償還貸款的記賬單位)的一籃子貨幣組成部份內,「只是時間問題」。
易綱的講話是回應美國財長傑克盧,早前在國基會會議,敦促中國應讓人幣滙率更加市場化的評論。
上周五,人幣在岸價收報每美元兌6.1309人幣,微跌4點子。雖然自6月以來,人幣滙率逐步回穩向上,但與年初比較,迄今在岸價仍貶值約1.3%。
人幣要邁向國際化發展,除了在跨境貿易及投資領域成為獲認可的交易中介貨幣外,被主要經濟體系接納為儲備貨幣,更是國際化的重要指標。
歐研納入外滙儲備
《彭博》通訊引述消息報道,歐洲央行正研究將人幣加入成為其外滙儲備組合的前期準備工作,歐央行管理委員會,將於下周三(15號)在法蘭克福舉行會議,討論將人幣加入外儲部份的可行性。若方案落實,消息指,歐央行將吸納的人幣規模不會少,最快可望在未來一年,開始在市場增持人幣資產。
中歐經貿關係日趨緊密,早前英國財政部便宣佈,委任滙豐(005)、中行(3988)及渣打(2888)為安排行,籌備發行首宗非中國主權的離岸人幣債券;倫敦、巴黎、法蘭克福及盧森堡等歐元區國家,亦紛紛發展人幣離岸中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