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籌網略:佔中,中國式startup的期考 - 無謂君

雲籌網略:
佔中,中國式startup的期考 - 無謂君

這個星期街頭上的各方表現克制,反而facebook上的泛黃絲帶與各反佔中陣營朋友的口水仗卻有越演越烈之勢。我終於親身領略了甚麼叫大規模社會群眾對立(絕對比現場大規模)。往往同一鏡頭,同一條片有180度不同解讀,各種洗板、罵戰之中,絕交的unfriend,分手的分手,甚至連一向平常理智的朋友,一旦換過頭像後就變得如同陌路。可以說這幾年社會中瀰漫的各種「怨氣」、「訴求」,都以最和平(本來就是口水仗嘛)的方式來了個集體爆發,正好給全港政治冷感的人上了全民一課,讓她/他知道無論你再怎麼不關心,政治一樣可以在生活裏主動撕裂你、吞噬你。
別誤會,關心政治不等於叫人泛政治化,就像以前我班上有個老師叫我們中學生關心股票市場,其實他不是勸學生炒股賺零用錢,而是教我們趁早學會在眾說紛紜的市場環境中,獨立判斷經濟周期的能力,比死記會考那些syllabus有用,知道自己的位置與大方向才會看到屬於你的座標。
就算拿着指南針就知道一路向西的船長,能開到新大陸的機會大概比中頭獎還要低。譬如即使稍懂startup新經濟的讀者都知道high growth就是增值的捷徑,聽起來容易,實際上任何享受high growth的平台,都是因為長期保持客戶獲取成本夠低。換個焦距,當代中國長期壓低成本,利用全球化契機做到「野蠻生長」,其實道理完全一樣。前者看起來是天才加努力,後者看起來是搭正順風車,一切得來全不費工夫。
很多startup「野蠻生長」的目的,潮流的講法就是要成為平台支撐一個ecosystem(講白一點其實就是把其他細玩家圈進來自己的領地)。另外startup生長到一個地步,遲早是要撈過界踩到傳統行業利益的,時髦的稱呼叫disrupt。因此中國高速「野蠻生長」之後開始把周邊國家融進自己的經濟網,也就沒有甚麼值得奇怪的了。實際上,自由行在香港早年的影響,早就開始在首爾、台北、東京、新加坡、甚至遠一點的悉尼等大城市浮現,而這些周邊國家的宏觀經濟也早在「政冷經熱」之中變得與大陸密不可分。
中國有關的問題,如果單單以片面的角度去觀察,永遠只會停留在事情的一面。但如果我們把中國當成一家有缺陷的權貴資本主義的startup公司來衡量,便會開始思考她今日所取得的巨大商業成功,背後有多少努力、多少運氣,也會搞清楚為何內地的經濟能夠快速的插手周邊國家地區。
當然,權貴資本主義的最大的問題是各種上升渠道講關係,造成對中下層的封閉(或淤塞)問題,無法解決的話長遠就是死症。就好像人體內的血液循環系統如果開始堵塞的話,最終會演變為大規模的組織壞死。如果碰巧病人身上某些器官有先天性缺陷,壞死會在該處自然加速。現在香港最早壓力爆棚,北京是否也應該檢討一下當初是否高估了香港扭曲產業現狀下社會的承受能力。
facebook上很多內地朋友指摘香港人不理內地民主條件不成熟,強行爭取普選的結果是鼓動內地民眾群起效尤,說要給習的新領導班子多些時間云云。其實從我們的startup框架來看問題,這些考慮根本就是多餘的,Paul Graham就說過認為成功的startup永遠離不開relentlessly resourceful(有無止境應變處理能力)的創辦人。因為一家高速增長但外部因素非常多變的市場下,照顧正規業務之外各種危機處理簡直是家常便飯,拆解技術差一點的人早就半途倒下。
同樣的道理,身為中國和平崛起號的舵手,如果連佔中、區區特區政改都能把他難倒,那麼估計後面國家一連串的結構改革都凍過水。既然中國選擇了繼續disrupt現今美國主導的世界格局,那麼就請中央領導人發揮你應有的無止境應變處理能力,作為startup管理層你們責無旁貸喔。

無謂君
https://www.facebook.com/wuweil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