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稱「本港暢銷自資作家」的26歲青年康梓泠,去年初推出一份走休閒消費路線的免費報,但未幾就宣佈結業,並拖欠員工薪金。不過,他未有「找數」,就搖身一變成為「旅遊達人」,去年發起籌款行動,聲稱用一年時間由香港步行到倫敦,並指要為聯合國難民署籌200萬元,惟一年至今只籌得2.5萬元。被欠薪員工批評他不負責任,「借籌款為名,華麗地走數」。
記者:梁御和
康梓泠原名劉志強,演藝學院畢業後曾自資出書,自稱是本港暢銷自資作家,並創立山海出版有限公司。去年初他與另一間印刷公司合作出版免費報《醒報》,主打休閒消費,每周出版一次,每次發行約5000份,在港鐵站出入口及屋苑內派發。
康又招兵買馬請人「埋班」,找來他讀書時期的朋友阿Sing,為該報以freelance形式負責攝影、排版及美術工作,去年3月時更以月薪二萬元正式挖角,邀請阿Sing放棄原有正職,過檔《醒報》擔任美術總監。
惟阿Sing向舊公司遞交辭職信後,康隨即以資源不足為由壓價,指最多只可付月薪1.5萬元,阿Sing無奈接受。至正式上班,康梓泠則以公司沒有電腦為由,要求阿Sing及另外兩名員工在家工作。其間阿Sing多次查詢何時可簽訂正式僱傭合約,惟對方一直拖延,他指:「當時心諗咁耐朋友,佢唔會呃我啩。」
反向追薪事主借500元
不過一個月後,阿Sing仍未獲發薪,連同早前freelance的酬勞也未到手。後來《醒報》的總編輯突然辭職,阿Sing終醒覺情況有異,去年4月下旬正式辭職,同時不斷向康追討未獲發的約3萬元薪金,康則稱手提電話被停,只以WhatsApp及facebook聯絡,又語無倫次向阿Sing指:「你信你自己,你會有的!」更指自己「好唔掂」,反向對方借500元。
阿Sing最後向勞工處求助,入稟勞資審裁處向康追討欠薪,惟此時卻傳出康以個人身份,發起用一年時間「行路上倫敦」,一方面為聯合國難民署(UNHCR)籌款,目標是200萬元;另一方面對外籌集旅程的旅費,並在阿Sing發出法庭傳票前數天便急急出發。
一年過去,康梓泠在本月4日已到達倫敦的白金漢宮,完成整個旅程;難民署指整個活動至今只籌得2.5萬元,距離200萬元的目標相距甚遠;相反,他為自己籌集的旅費則多達4萬多元,相等如有人資助他「周遊列國」足足一年,現時他仍逗留在英國。
被欠薪的阿Sing,在去年11月已獲勞資審裁處宣判勝訴,一直等候康回港,準備「踩上門」追數;現時在設計公司任職產品設計師的他坦言,與康已「再冇朋友做」,「佢根本係借籌款為名,華麗地走數」。記者曾以電郵及fb短訊向康查詢,其間康一直有在fb張貼新相片及發表言論,但未有回答記者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