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畢菲特鍾情長線投資,透過價值投資法,令其財富以幾何級數爆升。每日炒出炒入、荷包總未大漲的你,有沒有想過轉做長線投資者呢?今期「投資導航」特意請來專家,教你如何揀選長揸對象,更挑選多隻禾稈冚珍珠股票,但要留意,長線投資是一件很悶的事情,如果你愛刺激,呢個題目唔啱你!
成交疏 持貨須有耐性
【投資秘訣】
有條件在悶市發大財的股份,平日並不起眼,要撥開禾稈搵珍珠,專家教路,投資者事前先做足功課,利用這類股份的共通特質,篩選出有潛質股份。更重要的是,由於這類股份一般交投淡靜,買賣及持貨須有耐性,當中亦要顧及貨疏、成交低難以第一時間止蝕的風險,切忌抱賺快錢心態。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這類禾稈冚珍珠股份主要有兩大特徵,首先是大股東揸貨多,最少持股比重三成以上,持有五成以上更佳,由於大股東持股夠多,毋須靠供股等財技攤薄小股東權益,而且樂於派息,股息回報率不難有3至4厘,遠高於銀行息率。其二是公司擁有豐厚的實質資產,如國浩(053)持有東亞銀行(023),大新金融(440)持有大新銀行(2356)。投資者買這類股份通常有三大目的,就是每年收取穩定高息、博公司出售資產將現金分派予股東,以及博大股東「金蟬脫殼」賣盤。
留意派息往績
專門研究細價股的《香港股票財技密碼》作者梁杰文指出,上述股份必須持有大量現金,而股價較資產淨值有一定折讓,才有值博空間。投資者選股時,要留意公司派高息之餘,以往派息情況是否穩定,而非是由於特別股息所致的吸引息率,個人認為股息回報有5厘以上才值得研究。由於買這類股並非炒出炒入,需要有股神畢菲特的心態,市場恐慌股價跌時買多些,博長線跑贏大市。
擁豐厚資產 中巴現價超抵
中華汽車(026,中巴)以往因經營巴士業務而為人熟悉,但隨着上世紀90年代失去專營權後,其知名度逐漸下降。雖不再染指公共事業,但中華汽車手持資產件件正貨,加上大量現金在手,絕對是生金蛋的鵝,難怪不時獲基金招手。
銀行存款達20億
截至今年6月底止全年,中巴現金連銀行存款達20億元,相當於市值接近六成,名副其實現金牛一隻。此外,公司手持舊車廠地皮極具潛力,其中位於柴灣的地皮,正積極轉用途至住宅,一旦獲城規會通過,價值肯定升價十倍;另外,黃竹坑地皮亦正在興建辦公大樓,隨着港鐵南線通車,項目潛力亦大大提高。事實上,連同北角及佐敦道物業,和英國倫敦物業,中巴每股資產淨值(NAV)高達160.9元,現價76.5元,相當於五折大平賣,最新息率有3.7厘,以蔗渣價錢燒鵝味道形容,實不為過。
由於大股東顏氏家族經營手法相對保守,但公司資產卻如此豐厚,故經常惹來基金敲門。當中最經典一役,就不得不提2002年時由禹銘(666,現稱新工投資)提出的一仙敵意收購方案,旨在將公司拆骨,將龐大價值釋放,但顏氏家族即以息誘政策還擊,宣佈派發18元特別股息,禹銘狙擊宣佈失敗,從此中巴亦回歸平淡。
憧憬私有化 國浩挑戰紅底
國浩集團(053)由馬來西亞富豪郭令燦掌舵,最為人熟悉的,相信是其東亞銀行(023)主要股東的地位,東亞最近向三井住友簽定配售備忘錄,將令國浩的持股進一步攤薄。不過,這無損國浩的投資價值,潛在的私有化機會,更是其吸引各路英雄的撒手鐧。
現價息率達4.2厘
國浩的主要業務共分為六部份,包括自營投資如股票及財資業務、物業發展及投資、酒店及休閒業務、證券、期貨及經紀業務、石油及燃氣業務,以及金融服務,據點遍佈全球。截至6月底止,盈利雖倒退9%至57.5億元,但派息卻不跌反增,全年共派息4元,現價息率達4.2厘,好過不少公用股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
公司最吸引之處在於私有化憧憬,大股東於去年初曾提出以每股88元私有化,其後更加價至100元,不過,接納方案的小股東股數最終不足90%,令計劃宣告失敗。
不過,公司股價未有因此打回原形,近期更逼近紅底大關。事實上,公司財務總監曾表示,未來會否再提出私有化,要由控股股東決定,意味大門仍未關上,加上最新每股資產淨值(NAV)達170.9元,較之前私有化時又增加15%,相信股價會繼續拾級而上。
潛在賣殼股 冷敲安全貨倉
提起安全貨倉(237),相信大家只會想起其位於柴灣的基地,事實上,公司除經營貨倉外,還有物業投資及證券投資,由於屬地產相關業務,加上市值不高(13億元)及財務狀況佳,絕對是一隻冷門殼股。一旦洽購成事,爆炸力肯定驚人。
截至今年3月底止,因投資物業公平值大減,令全年盈利急挫75%至2億元,但貨倉營運及物業投資收入依然有增長,核心業務穩健。公司派息政策出名穩健,近十年無間斷派息,最新息率接近4厘,吸引力一流。
賣資產大門常開
睇資產,公司在港九新界均有工商及貨倉物業,其中位於觀塘的振萬廣場,今年5月正式獲批升呢,在活化工程完成後,物業價值肯定提升。手頭現金及銀行存款達2.3億元兼且零負債,最新每股資產淨值(NAV)達22.5元,現價9.8元,完全未能反映潛在價值。
如何釋放價值?有兩個途徑,一,賣資產派特別息;二,賣殼。有沒有這個可能?早在2012年時,在內地房企借殼熱潮初起時,安全貨倉已曾大炒,當時公司為此發通告,表示董事會雖未與任何有興趣的買家協商,但不時就出售物業作出考慮,證明賣產大門常開;主席呂辛與兒子呂榮義持股逾近六成,要賣盤難度不大。
大股東重倉 萬邦派息穩健
提起萬邦投資(158),相信小股民只會想起每年一度股東會的美食,但其實公司資產一樣令人垂涎欲滴。不過,由於長期成交疏落,加上擘價極闊,想做其股東絕對要有耐性。
萬邦唯一業務為物業投資,旗下投資物業為中環萬邦行及金利商業大廈,兩者均位處中環心臟地帶,最新出租率均逾九成。
公司截至今年6月底止,受累投資物業公平值錄得虧損,令其中期業績見紅,虧損5,138萬元,但是無損其穩健派息的政策,中期息照派每股2.2元。
事實上,自2011年起,萬邦全年派息一直維持4.6元,以現價計息率3.4厘,已經見吸引力。當然,資產豐厚亦成為其另一個賣點,除了兩幢商廈物業之外,手頭現金達1.1億元,兼且零負債,令其每股資產淨值(NAV)最新達222.9元,市賬率僅0.6倍。
長線股價跑贏大市
公司兩大股東鍾明輝及周大福企業,分別持股48.01%及26.93%,以總發行股數2,500萬股計,意味街貨只得600多萬股,難怪成交疏落,但股價自2008年底約40元水平起步,近6年累積升幅達2倍,跑贏大市一截,絕對係有升有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