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覺度:母女關係猶如玩捉迷藏 - 康婷

愛的覺度:母女關係猶如玩捉迷藏 - 康婷

女兒很愛跟我玩捉迷藏,每次玩的時候都能體會到她的矛盾心情,既不希望被我找到,卻又希望我會行近。若等了一會兒也聽不到我的腳步聲,她更會擔心起來,甚至走出藏身之處反過來找我,最後當我倆相遇時,便一起開懷大笑,樂極忘形!母女關係其實也像捉迷藏一樣,互相疼愛但又經常對立,女兒不想母親每事干涉,但當母親完全放手時女兒又會擔心,猜測因由,這種關係真的耐人尋味。其實小女孩最親近的女性榜樣就是媽媽,小時候愛看媽媽打扮及做家務,繼而急不及待去模仿。然而隨着成長,自然想脫離媽媽的影子,尋找自己的獨特個性及身份,爭取自主權。這本是很自然的事,但當中發生了甚麼事情會讓成長後的關係大不如前呢?為何媽媽與兒子、爸爸與女兒或爸爸與兒子的關係沒有這麽大的轉變?
在認識的女性朋友當中,包括自己,十居其九與母親的關係也如上述情況般,而關係又可分為四個階段:小時候、青春期、成年及當了母親後。小時候,我最愛媽媽替我及妹妹打扮,又非常喜歡看她畫的畫,周末三個人一起玩board games更是全個星期的高峯。但這段關係在我十四歲時開始受到挑戰,那時候無論對髮型、衣着、男孩都特別好奇,媽媽卻會毫不客氣地反映她的不滿,我亦總會帶着「自以為是」的態度回應,最僵的情況是為期兩個月的冷戰。
不知不覺就度過了反叛的青春期,到了念大學及出來工作時,會因媽媽的豐富經驗而向她請教很多事情,喜歡聽她的分析,感到敬佩但又不想「像她」,還是很自我。生了女兒後,我與媽媽的關係變得更微妙,兩婆孫一見面必定玩到難捨難離,媽媽與我的爭拗亦轉移到教導女兒的事情上,做外婆的當然較溺愛孫女。
其實最難過的青春期階段兩者都沒錯,只是觀點與角度不同。跟上司也會有分歧,但再厲害的拗撬也止於生氣,若真的太上心最後也有「請辭」的出路。跟媽媽的關係就不一樣了,若不能達到妥協,恐怕會一直受綑綁,當年持久的冷戰也莫非想自己的觀點被接受。媽媽以前也做過少女,從她的角度看,若女兒所好奇或想嘗試的事物,她有把握估計到不妙的結果,當然不想女兒踩地雷;而估計不到後果的,胡亂探索就更像走向一個深洞,當然不想女兒掉下去。
歷盡了多年「捉迷藏」再回頭看,無論以前如何故意反叛地想脫離媽媽的影子也沒用,我和妹妹確實繼承了她做人的態度。媽媽一直在外工作得很好,極受老闆疼愛及同事歡迎,與爸爸的親戚朋友亦打成一片,回家後她依然兼顧家務,教導我們。雖然自問魄力遠不及她,但覺得「工作以外再處理家中一切」乃理所當然之事,全因從小便媽媽便以身作則,在家要分工合作的理念亦拜她所賜。
自己的女兒快要八歲了,偶爾也會爭取自主權,但現階段還是以媽媽為榜樣,我不知道在她青春期之時能否安然相處,或是逃離不了一些「決鬥」歲月。路,始終是要她自己行,現在我會盡力建立堅穩的溝通渠道及信任基礎,並鼓勵她參考媽媽的良好行為,不好的就當作是反面教材,學習"what not to do"吧!

Profile:

曾是一間頂尖美國投資銀行的管理層,科技網創業者,現在選擇做最熱愛的工作:家中一腳踢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