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獻「未能發聲」兒童

獎項獻「未能發聲」兒童

馬拉拉為了爭取女童接受教育機會,不畏強權,甚至一度與死神擦身而過,年僅17歲就成為爭取人權及和平的象徵,她昨天得悉獲獎後仍如常上學,下課後見記者,對於獲獎感到榮幸,將獎項獻給世上所有「未能發聲」的兒童。

得悉獲獎如常上學

馬拉拉的父親是校長,多年來協助家鄉斯瓦特的女童上學。受父親薰陶,馬拉拉年僅11歲就為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化名撰寫網誌,披露在塔利班控制下的苦況,推動婦女接受教育。
事件曝光後惹來塔利班不滿,2012年10月派人槍殺乘坐校巴回家的馬拉拉。她頭部中槍,一度情況危殆,其後被轉送到英國伯明翰治療,翌年奇蹟康復,並於3月重返校園。由於塔利班威脅要殺害馬拉拉一家,她們一家現居伯明翰,至今回國無期,但馬拉拉不諱言,希望有日當上巴國女總理「拯救整個國家」。
經歷生關死劫,馬拉拉從沒有退縮放棄,先後獲頒多個人權獎。去年她在聯合國大會上就誓言會繼續發聲,不向恐怖分子示弱:「恐怖分子以為可以改變我們的目標,但除了軟弱、恐懼和絕望不再存在,我的生命沒有任何改變。」
馬拉拉在今年初亦曾到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促請總統喬納森會見被激進伊斯蘭組織「博科聖地」綁架的女生家長。她的勇氣鼓舞了巴國少女,去年榮獲歐盟最高人權獎「沙哈洛夫獎」;聯合國亦將馬拉拉生日(7月12日)定為「馬拉拉日」。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