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Nicole︰
謝謝你在我生日那天發過來的郵件,其實二叔一直很想回覆你,但因為這兩星期我沒怎樣睡覺,所以一直拖到現在才能回覆。請容許二叔跟你說句對不起。
恭喜你在學校8th Grade的583名學生中,考到了第一名,那是個很難得的成績,雖然你常常若無其事的說沒怎樣用功,但相信你為這付出了許多,二叔實在為你感到驕傲。
對了,這兩星期我沒怎樣睡覺的原因,小部份是因為工作而要飛來飛去,但更重要的,是不管我身處哪個城市、哪個時區,我都關注着在香港這城市發生的一件大事,也一直和身處香港的朋友通訊。告訴你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雖然我身處在一個跟香港日夜顛倒的時區裏,可是在facebook上會發現,我所有朋友都沒睡覺,他們一直在分享着訊息,每次發出的訊息,他們都在回應。
學生走上街發聲
我想這兩個星期,在香港沒幾個人有足夠的睡眠。要是你有關注新聞的話,也許你已看到,香港有許多人到了街上和平集會,爭取他們認為應該有的權利,那就是自由發表自己聲音,和以一人一票的方式去選出他們想要的行政長官。但我們的政府告訴我們,政府也支持一人一票的選舉,但前提是必須要在他們認可的人中選擇。
市民和學生都不支持這個說法,於是走到街上去表達他們的聲音,他們唱歌、用手機的燈照亮了街道。然後,警察就使用胡椒噴霧和催淚彈來驅散他們。也許你不懂甚麼是催淚彈,但我可以告訴你,多年前南韓農民來香港抗議不公平的全球貿易時,二叔曾和他們一起感受過,那是一種很痛苦的感覺,你會感到全身刺痛和無法呼吸;而胡椒噴霧當然就是混合了胡椒的一種噴劑,在被噴到面部時,並不像你平常喝羅宋湯下胡椒粉太多,欲打噴嚏的感覺,而是強烈很多倍,你會眼睛劇痛,必須馬上離開清洗眼睛。那個晚上,警察會拍一下背向他們的示威者的肩膊,待其轉過頭來時,就用這東西近距離地噴向他們的臉。
你可以在網上找到這些新聞片段,那些走出來示威的學生,年紀都比你大不了多少(你今年應是13歲,對吧?希望我沒記錯),他們沒有暴力,沒有破壞,只是希望能和政府對話,希望讓自己的聲音能被聽到,但最後換來的,是這種對待。
看到這裏,也許你會為他們感到難過。但留意,最難受的那部份還未說呢。
在街捱過下雨夜
當警察向年輕人們使用了這些武器時,世界各地的傳媒都報道了,激發起更多市民的憤怒,他們佔據了更多街道,更憤怒的呼喊口號。但他們只是憤怒,並沒有做出任何破壞性行為。事情被大家譴責時,警察也沒再做甚麼,他們停了下來,等上好幾天,大概政府了解香港人都是忙碌和善忘的一群,示威集會幾天後,大家就會像過往一樣自然散去。
可是這次政府做得太過了,市民也記住了,於是大家繼續留守,一晚又一晚的睡在街上,感覺就如你在電郵中說到,前陣子跟家人首次到Zion National Park露營一樣,「It was quite an adventure because we kept checking the weather forecast and realized it was raining.」那些學生的感覺可能跟你差不多,但分別在於香港那幾天都下雨,大家也沒有帳篷,只能打開雨傘撐着,在街道上捱過一晚又一晚,希望和政府對話。
你猜其後等着這些學生的是甚麼呢?不是政府的回應,而是一大群黑幫。他們戴上口罩,有組織地在學生群中不停的打鬧,這幫人的目的是為了製造混亂,讓其他民眾看到學生跟他們打起來,然後就會在旁說︰「你看,示威集會最後都演變成衝突。」這樣政府和警察就有了一個理由去收拾他們。因為無法界定誰是誰,就是有一群人在打鬥,於是學生選擇不還手,一直站着被那幫人毆打和辱罵。
之前那些放催淚彈和胡椒噴霧的警察去哪兒了?他們都不見了。就彷彿能預知黑幫會出現,忽然事先在街道上消失了。那些學生從下午一直被打至深夜,後來有記者拍到,黑幫在打人和拆走學生架起的路障後,有神秘人在街口向他們派錢。你猜那些神秘人是誰派來呢?你雖然在學校全級考第一,但也可能被這問題難到。
幸福來得非必然
你和你弟弟都生活在一個很幸福的家庭中,父母疼愛,物質無憂,學業成績也非常好,你也很照顧弟弟。但要記住,幸福不是來得必然的,因此你要懂得感恩。當自己活得幸福時,有餘力就得去關心所有活得比你痛苦的人。他們活得痛苦,有時候是因為他們遭遇不幸,但更多是因為社會制度出了問題,導致不公義和不平等的出現。任何年代、任何國家、任何制度裏,不公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但我們有義務讓它盡可能減少。所以當你發現自己日子過得幸福的時候,請撥少許時間出來,關心一下比你不幸的人,不管你是在念書或將來出來工作時,這點也同樣重要。
也千萬別以為自己年紀小就不懂,給你一條連結,那是一個十歲小孩在佔領區內,向在場大人發表的一番說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0B4pLC0mAs&feature=youtu.be)。在這次集會中,許多參與者其實都比你大不了多少,他們下課後就坐在街上,一面討論香港未來,一面埋頭做功課。
也許你對香港認識不多,因為你從小就在美國長大,但我和你爸爸都是在這個城市中成長的,她曾是個很漂亮和美好的城市,值得大家去守護。
最後,為了躲過我哥(即是你爸爸)的審查,我還是直接把信件繙譯成英文發給你,這樣應該比較好吧,哈哈。
祝你 每天都過得快樂,也為身邊人帶來快樂。
PS︰這兩星期實在太累了,也沒心情工作,因此只好在回信給你的過程中,順便把它變成一篇專欄稿去發表。希望你別介意啦,拿到的稿費就用來買份小禮物送你 :)
二叔 彭浩翔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撰文:彭浩翔
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
本欄逢周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