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敦一號」紙皮屋 反思住屋問題

「彌敦一號」紙皮屋 反思住屋問題

【記者王家文報道】旺角有個新樓盤叫「彌敦一號」,紙皮搭建,雞蛋盒加固,沒有幾吋海景,但有夜星伴寢;沒有奢華會所,卻處處人情味,有人留言說:「好住過啲劏房多多聲。」這單位毋須繳付首期,只要是佔領人士,都可免費入住,期限直至政府清場為止。「大地主」活化廳希望透過「佔領小屋」運動,反思基層住屋問題,讓公眾繼續留守,在彌敦道享受一個自由自主的空間。

活化廳辦佔領小屋大賽

「彌敦一號」由油麻地社區小店蘇波榮(So Boring)設計,有房間、沙發和「吹水區」。有在香港居住的新加坡人嘖嘖稱奇,去過金鐘、銅鑼灣,最欣賞仍是旺角這個多元本土的佔領區。毗鄰是新落成的「長實好盤」,由數名藝術家設計,三支木竹搭建,內附區內小店名單;走多兩步就是一張大帆布和紙箱建成的單位,足夠兩個人「孖鋪」;有些單位還有趕工。他們都是響應團體活化廳發起的「超級佔領小屋大賽 」,把佔領運動和住屋問題連結起來。
「年輕一輩,打一世工都買唔起樓,就算買都有好大負擔,下次有佔領,就唔能夠再發聲。」活化廳繼續工作小組成員方韻芝有見佔領行動令居民生活和商戶生意受影響,他們便發起「佔領撐小店」行動,畫製地圖和名單,呼籲市民幫襯小店。過程中發現小店最大問題是租金,住戶也面對同樣問題。她指半年前一間在唐六樓約百方呎劏房月租要6,000多元,「好多人都覺得,油麻地、旺角咁草根地方都冇能力租得起,咁仲有乜嘢選擇?」
訪問當晚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單方面宣佈擱置與學生對話。設計佔領小屋另一目的,就是希望讓留守者有個棲身之所,儲夠能量作長期抗爭。方韻芝說,佔領行動能否持續下去,就要靠香港人自己。比賽是其次,最重要在這場佔領行動中,重奪屬於這個社區的彌敦道,「得到一個自發自主自由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