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調今年增長預測至7.3%社科院唱淡中國經濟

下調今年增長預測至7.3%
社科院唱淡中國經濟

【本報訊】內地高層近期對今年經濟增速頻吹冷風,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7.5%底線是外界誤解」,中國社科院昨日將今年經濟增速預測下調至7.3%,不單低過7.5%官方目標,還接近各大機構預測的最低水平。有專家分析,作為中央御用智囊,社科院似為下周開始公佈的各項經濟數據打預防針。
記者:黃尹華

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昨日發報告指,內地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階段」,面臨結構性減速,而改革紅利的釋放還需要一個過程。
另外,由於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調整加深,房地產投資增速明顯下滑,儘管政府加大了基礎設施投資力度,難以完全對沖房地產投資增速的下滑。因此,報告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7.3%左右,明年更將跌至7%左右。
中信銀行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社科院是權威機構,掌握最新數據,突然發這樣的報告,說明即將公佈的第3季經濟數據可能比預期的要差。」今年第1季內地經濟增速為7.4%,第2季度為7.5%,廖群預計,第3季可能低過7.3%,全年則可能在7.3%至7.4%之間。

中央推刺激措施機會微

廖群指,「李克強總理說7.5%底線是誤解,就是說今年內地經濟增速肯定不會超過這個水平,中央也不會為了確保這個水平,在第4季作出大規模的刺激。」他認為市場之後將主要關注本月20日召開的中共四中全會,將為新的改革措施定下基調,對經濟增速的關注將會減少。
自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5月首次提出「經濟要適應新常態」後,「新常態」已逐步取代以往的「李克強經濟學」,成為內地經濟政策指導思想。內地官員和官方智囊紛紛跟隨這一最高指示轉軚,李克強10月8日表示,「如果說刺激,我們寧願用改革來刺激」,意味維持經濟增速已不是主要考慮。而前人行副行長、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上月表示,中國經濟增長在7%至7.5%是可接受的,當務之急是在「新常態」下不斷推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