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革命 第14天】
【本報訊】政府出爾反爾封殺對話,民怨再上高峯,市民帶備帳篷和睡袋等,準備長期抗爭。有戶外用品店老闆默默支持,半價出售帳篷,亦有市民捐贈睡袋、毛氈,甚至單人床,希望讓戰友好好睡一覺。「佔鐘」中堅、舞台劇演員譚芷翎稱,為了自由和民主,願意犧牲自己的生活和承受旁人責罵,「我唔介意幫佢哋爭取埋」,只因不願看見香港變成共產黨管治的城市。
記者:袁樂婷 譚靜雯 梁德倫
學民思潮呼籲「一人一帳篷」繼續堅守,其實不少集會人士早已「醒目」紮營,部份是自備帳篷,也有些是市民捐贈。在金鐘,逾百個帳篷散落夏慤道,成為佔領區一道新風景。有留守者發揮創意,為帳篷加上門牌,例如「夏慤道九又四分三號」、「雨傘豪庭」等。
「住客」譚芷翎昨傍晚在夏慤道紮營。她從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被捕當晚,一直參與佔領。昨早她到葵涌廣場地舖買帳篷,老闆知道她要瞓街抗命,原價近400元的三人帳篷,減價至200元,「老闆仲話好支持我哋」。她帶備風褸、地蓆和替換衣服,打算通宵留守至周日,「呢個係我哋唯一可以做」。
善心人捐50張單人床
她坦言原本期待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跟學生談判,林鄭卻反口擱置,「政府冇誠意解決問題,將責任推卸番畀市民」。她說紮營留守非為響應學民思潮呼籲,是個人行動。她仍希望中央能撤回人大政改框架,落實真普選和公民提名。
旺角彌敦道亦架起10多個帳篷,更有極具香港特色的木製碌架床。李先生13天來一直堅守,日前更帶同曾在反國教一役陪伴他留守政總的帳篷到彌敦道紮營。天氣轉涼,他做足準備,帳篷內有毛氈、乾糧及風褸,也有熱心市民捐贈的床墊,準備堅守至清場,「有帳篷起碼唔使席地而睡,始終條馬路真係好硬」。至於銅鑼灣,昨晚約有10個帳篷,部份由市民捐贈。
此外,有善心市民前晚捐贈了50張單人床予金鐘物資站的義工休息。其中一個物資處義工鴨仔說,昨有市民捐出數張帆布摺床和厚墊,另有10多張棉被和毛氈以防天氣轉冷。另一物資處義工JoJo說,佔領初期已有市民捐帳篷,但目前薄墊和薄毛氈較欠缺;且飲用水和乾糧也需作長期留守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