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年半前跟林一峰做訪問,當時他透露正在製作一本食譜,主題是關於不同亞洲城市的菜式。然後一別多時,我終於拿到他的新書《慢煮.快活》。以一般常規食譜製作進度來說,需時兩年也算是「慢煮」吧,然而把書拿在手上,那沉甸甸的手感和重量,跟流水作業的製作還是看得出分別的。所謂用心,就是如此吧。
記者:謝翠玲
攝影:楊錦文
場地提供:Cookology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由細到大,我便喜歡追根究柢,不知是甚麼的東西不會擺入口。」林一峰說。當每個小孩都不能免俗地會有愛上M記快餐的階段,他卻是個例外。他不愛快餐,慶幸的是因此沒有吃進垃圾食物;但他連正常食物也不愛吃,自小也常令林媽媽擔心他不夠營養。但那個從小到大不愛吃,認為吃是浪費時間的一峰,卻在兩年前特地學煮正宗潮州菜來給父親賀生日,也愛上給親朋好友入廚做菜。問到他為何會突然有這180°的轉變,他笑言是「年紀漸大,要找點興趣。」他再補充說:「切菜做菜時,人會靜下來,很多東西都會想通,就像和尚掃地時的修煉。」
慢食 vs 快餐
林一峰現在很愛吃,但更愛跟別人分享食物。他盡量用新鮮和本地食材做菜,把真食物(Real Food)一板一眼地化成一碟餸,說穿了就是慢食(Slow Food)精神。Slow Food是由意大利人Carlo Petrini於1986年提倡的國際飲食運動,跟快餐(fast food)的概念相對。一峰不用合成醬料,要上湯就自己用雞骨和蔬菜去熬,要沙律汁便用醋和橄欖油來製,那些現成的瓶瓶罐罐都是不必要的,只是人們太懶罷了。從不入廚到熱愛入廚,電視烹飪比賽《MasterChef》、食譜書,統統都是他的學習對象。還有一個更快捷的方式學煮餸:去旅行。
學烹飪 街市找特色
這兩年來,一峰跟友人們遊走於多個亞洲國家,如泰國清邁、越南河內、日本京都、大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在當地吃吃喝喝少不了,跟當地人學烹飪才是正經事,最教他興味盎然的,還是每個地方的傳統街市,街市是個可以看出當地個性的地方,他最喜歡的是清邁的街市,「當地人成日笑,看到他們也會特別開心。」河內的街市有點亂,但可以掘寶,也是很好玩的街市;日本京都街市則非常整齊乾淨,跟當地給人的印象一脈相承。去過那麼多異國街市,他也覺得香港的街市同樣可愛,灣仔街市、大埔墟街市、香港仔街市是他常去買菜的地方。香港的街市給他的感覺是「有點混亂,但很多樣化。」這其實也是香港的縮影。香港人步伐很快,然而只要自己走慢點,還是可以發掘多一點,快活多一點,不是嗎?
燒鴨胸柚子沙律
泰國菜很熱情,味道層次豐富,甜酸鹹辣全部在口中爆發,是一峰很喜歡的料理。烹調鴨胸時,看到它被煎成焦黑狀態,的確讓人嚇一跳,然而這正是一峰特意用泰式甜豉油醃過才煎成的焦糖效果,焗後切薄片再跟甜甜的柚子酸醋混合,便只剩美味甘甜的印象了。
材料
鮮鴨胸 1件
泰式甜豉油KECAP MANIS 3湯匙
老抽 1湯匙
蒜頭 2瓣
薑絲 1湯匙
花生 2湯匙
芫荽 適量
泰國柚子 1個
檸檬葉 3片
醬汁
生抽 2湯匙
椰糖(壓碎) 1湯匙
中式黑醋 1湯匙
鴨油 1湯匙
做法
1.鴨胸以老抽和泰式甜豉油醃2小時,焗爐預熱至160℃。燒熱鑊,下油,開大火,爆蒜茸,將鴨胸每面各煎1分鐘,表層會帶點焦黑,是預期效果,然後放入焗爐架上焗20分鐘。
2.鴨肉取出,放涼1小時,切片備用。焗鴨肉時滴出的鴨油留着。
3.柚子拆肉,芫荽、花生切碎,薑和檸檬葉切絲,拌勻放碟上。放上鴨胸片,把醬汁材料全部拌勻淋上即成。
貼士
建議用法國鴨胸,不用焗全熟,可以保持鴨肉嫩滑多汁。
牛油味噌清酒煮蜆
「要好吃便別想太多。」一峰把整條牛油放入鑊中,他看到我驚愕的神情時便這樣安慰着我。一般日式味噌清酒煮蜆偏清淡,如一峰所形容的「含蓄」,但加入牛油便頓時成了熱情如火的味道,那香氣竟可媲美大排檔的猛火炒蜆。怕胖?跟親朋好友分甘同味、分擔卡路里吧。
材料
有鹽牛油 100克
蜆(普通沙蜆) 1斤
蒜頭 5瓣
味醂 2.5湯匙
日本味噌 1湯匙
日本清酒 1杯
紅椒仔 1隻
做法
1.蜆浸水至少半小時,清洗乾淨。蒜頭剁茸備用。開中火燒鑊但別燒太熱,下牛油,燒至溶,加入蒜茸爆香,小心別燒焦。
2.加入清酒,轉大火滾1分鐘讓酒精揮發,加入味噌和味醂,再煮1分鐘,加入蜆,拌勻。
3.煮滾後收細火,加蓋,焗至蜆全部開口。把蜆上碟,撒上少許紅椒粒增加微辣香味,不加亦可。
貼士
煮蜆剩下的湯汁不要倒掉,可用來作意粉醬汁,用不完放入雪櫃可保存一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