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料今年經濟總量達17.6萬億美元中國首超美國 成最大經濟體

IMF料今年經濟總量達17.6萬億美元
中國首超美國 成最大經濟體

2014年還剩兩個多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周二發佈數據預示,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計,中國經濟總量今年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經濟規模預計是17.4萬億美元,中國則是17.6萬億美元。此意味中國比預期更早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經濟一哥。但就人均GDP、綜合國力等比較,中國仍遠遠落後於美國。

過去10年中國經濟迅猛增長,成為國際財經金融界議論焦點。中國的經濟總量繼2007年超過德國、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僅居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外界就一直推算中國何時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經濟一哥。有智庫估計2019年,也有預計是2025年。IMF發佈的新數據直接告示,今年中國就會超過美國。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為比較不同國家的產出,國際比較計劃(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年初推出新的匯率計算法,當時計算結果,因中國貨幣購買力大大高於此前預期,中國已成世界最大經濟體;但要得到這一推論,就有待IMF提供相關的數據以驗證。如今,正式結論已出爐,IMF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這也是自1872年美國超越英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後,美國終在140多年後,被中國趕上,而失去「世界經濟領頭羊」的地位。

中國財富暴漲但只屬小部份人。

貨幣購買力高於預期

報道指,這個速度比人們普遍預期的時間來得更早,也更令人意外,因為數據顯示直到2005年,中國經濟規模還不到美國一半,當時中國經濟總量只是美的18%,10年不到即爬頭超美。據IMF預計,2019年中國經濟規模將達25萬億美元,超過美國兩成。報道認為,中國代表了新興市場與發達國家此漲彼消的現象;2007年新興市場產出約為全球一半,如今已達到57%。
報道調侃美國人「不要太沮喪」,從人均角度來看,美國比中國富裕數倍,在科技、衞生、教育和環境等方面中美差距更大;按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排名,在186個國家中國排第101位,美國排第三;美國控制着全球儲備貨幣;此外,儘管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軍隊,但美國的軍事實力仍大大領先中國。最後的問題是,中國是個缺乏自由的一黨專制的獨裁國家,這限制了其他國家與之交往的深度。
英國《金融時報》

網民有話說

「好像不關老百姓甚麼事,你懂的。」
「再大,也是1%那部份人大,99%只能乾看着。」
「不能拿13億人跟3億人PK呀,人均收入追上才行!」
「被說是甚麼最大經濟體,生活上就連中等的感覺也沒有!」
「不要一天到晚都盯着世界第一,最終還是看人民的生活怎麼樣。」
資料來源:網易/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