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室內,我們經常見到許多運動人士佩戴着時尚的耳筒,配合強勁音樂進行不同形式的運動,如跑步、慢步機的耐力性有氧運動,啞鈴或徒手的負重爆發力運動等。他們大都相信強勁音樂可刺激自己的運動神經,能有更大推動力及有效分散他們的辛苦感覺,最終目的當然是希望加強運動的效率,使自己能跑得更遠,舉得更重。
過去,國際上有不少有關運動時聽音樂能否提升運動效果的研究,但當中的研究結果正反不一。美國運動醫學會最近一期的運動期刊中,刊登一份相關研究。研究邀請了13位受試者一邊聽音樂,一邊進行耐力性的負重訓練,期望藉此量度這些受試者在音樂的推動下,能否於運動時做出更多的反覆次數(repetitions)或是相反。不知道你能否想像最終的研究結果是如何呢?結果是,於音樂背景下進行運動比沒有音樂的環境下進行,效率明顯更低,即所做出的動作反覆次數反而較少。為甚麼呢?文章的解釋是由於訓練有素的朋友,他們寧可利用自己內在的推動力及集中力盡力完成每個動作;同時,他們認為音樂或多或少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以致未能支出最大的運動能力。雖然結果如此,但研究過程也有很多限制因素,例如過程中所選擇的音樂節奏、運動形式。
筆者認為每種「運動」也有不同特性,要進步的方法不外乎是要有智慧,不要盲目發力,要懂休息的分配;要集中,不得分心散亂,要釐定清晰目標;要堅持,不是虎頭蛇尾,要勝過障礙誘惑。只要一心向着目標努力,必能成功!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