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雨傘革命今日進入第13天,港府悍然宣佈擱置同學聯對話安排,盡顯狼英不畏民意、只畏北京的本色,盡顯中共死不認錯、漠視民意的本色。要讓港府拿出誠意與示威者對話,要讓港府在政改諮詢上改弦易轍,有必要讓中共和親共輿論偽造的佔中負面影響變成真正的民意壓力,有必要堅持佔領行動,有必要擴大不合作運動,才有機會實現以佔領促對話、以對話促政改。
佔領行動對香港的影響,可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其一,從示威區附近的市民、商舖的角度來看,他們感受到的多是出行不便、生意受阻的負面影響。毋庸諱言,這種影響是難免的。示威者也誠懇地向受影響的市民、商戶致歉,表達民主之路正在施工、引致不便請見諒之意。如何在長期的抗爭中減少這類影響,包括何時縮減佔領區、何時擴大佔領區,示威者有分歧,但是時候檢討。
其二,從港府和北京的角度來看,他們迄今不正面回應示威者的訴求,說明他們對佔中行動尚未感受到壓力,在媒體、網絡上散佈所謂佔中對香港政治、經濟、社會的衝擊只不過是虛張聲勢,挑動市民的不滿。
在中港兩地媒體、網絡上大行其道的最荒唐數據是,佔中已令香港經濟蒙受了3,500億元損失,平均每個香港市民損失5萬元。正如關焯照先生所言,3,500億元相當於香港旅遊業3.7年的增加值、相當於香港上年GDP的16.4%,你同意這個數據嗎?如果香港經濟一周之內損失逾一成半,梁振英還能避見市民、避見議員,這個特首還有存在需要嗎?
至於中共喉舌《人民日報》藉香港立法會押後一周開會批評佔中影響議會運作,渾然忘記這是親共的建制派議員的要求,所謂人身安全、會議安全的藉口,是他們對自己智商的侮辱而已。至於北京官方媒體提及佔中影響香港學校、商舖時,總是含糊其詞,讓人錯以為全港中小學都曾停課、佔領區酒店和商舖都關門。他們不會像美歐媒體一樣報道示威者的自律,甚至閉口不提佔領區從未發生針對商戶、政府物業的打砸搶事件,而這類事件不正是中國官方鎮壓民眾示威或秋後算賬時最常用的藉口嗎?
其三,從示威者的角度來看,他們感受到的是港府和西環在政改問題上不為所動,說明這場公民抗命的影響力迄今仍屬輕微,但同時又要承受當局和親共輿論鼓動市民發洩的擔心、不滿。是擴大行動,向政府加大壓力?還是縮小行動,減輕來自市民的壓力?這種矛盾在世界各地都會出現,尤其是在政府刻意製造矛盾、挑動民意對抗時更讓公民抗命者糾結。
香港的公民抗命面對的是獨裁的中共政權及其傀儡,顯然不是短時間的佔領行動或幾次對話就可能達致目標。因此,對佔領行動、對不合作運動都要有打持久戰的計劃、策略。正如林行止先生所言:「在政府不作絲毫讓步之下便勸示威者收傘回校歸家,豈不等於要示威者無條件投降?」
當然,對話始終是和平解決政治分歧的必由之路。因此,哪怕狼英毫無誠意、哪怕政府設定的前提偏離民意、哪怕政改三人組已成擺設,學聯等各界示威者仍有必要尋求對話,同時也正因為面對這些障礙,要讓對話逐步取得成果,學生、市民不但不能輕言撤銷佔領行動,還要思考擴大不合作運動以致擴大佔領行動,讓政府有壓力、有動力作出改變。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