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傳媒都就佔中對日常生活的負面影響廣泛報道。這些報道累積起來,使到不少人都只會覺得「班學生阻住晒!」難道佔中對生活的影響只有負面?
絕對不是!其實,不少在中環、金鐘上班的市民不單沒有被佔中影響日常辦公室運作,他們其實都很歡迎那區的主要街道變成行人專用區。就算是我身邊認識有些從政治角度反對佔中的「中環人」,都對現在這個新環境讚不絕口。佔中後,街上空氣清新了。佔中後,「中環人」終於有地方讓他們散步、練長跑。佔中後,平時躲在辦公室吃午餐的人終於可以在室外找個地方坐下吃飯盒,不需要再整天困在辦公室。有不少「中環人」甚至對我說,如果佔中完了後都可以保持有這些長而廣闊的行人專用區就好了。
至於旺角及銅鑼灣,我身邊都有同事或朋友提過,他們都同樣感受到空氣比平時清新及街道「好行」了。他們相信,生意受影響不是因為街道變成行人專用區,而是因為這兩區比中環、金鐘要靠零售生意;這些行業的確是較容易受示威(無論是佔中或反佔中)影響。
既然佔中為大家帶來的新生活環境令到有關社區環境「清新」了,為何我們不吸取近日的經驗,把部份的現有「佔領」點,甚至其他地區的一些道路,劃為行人專用區?這些區域怎樣去好好運用當然要看個別情況。但至少在比較寬敞的道路(如干諾道中),大可以在街邊開市集及留位給街頭表演者、藝術家,亦能定期在街上搞文化或社區論壇等活動,把社區全面活化!
但是,這樣把馬路變成行人專用區不是會令到交通癱瘓嗎?不會帶來不便嗎?當然,如果要在香港加設行人專用區,有很多細節(如生效時段,個別豁免等問題)需要研究。但從一個大方向來看,加設行人專用區亦是一個生活模式的問題。香港地方不大,公共交通的質素及覆蓋亦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為甚麼我們需要這麼多車在街上?就算像郭富城這些大明星近日都發現原來乘搭公共交通是很好的(周潤發常用公共交通就更不在話下)。其實,如果多些行人專用區可以換來較舒適、更有活力的街上環境,就算去某些地方可能要早一點出發,或從交通站行多幾步才能到,我相信不少人會覺得是值得!
我希望,無論大家在政治上是支持或反對佔中,都可以從此運動吸取經驗,建議把多些公共空間還給市民。如果這個目標能夠達成,我們就有望改變現有的多車,多廢氣,社區文化被閉塞的生活模式!
任建峰
執業律師
* 註:以上只代表筆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