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 文學獎】
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的名字,在法國以外或者較少人熟識,但在昨天之後,將名動天下。這位在法國文壇享譽數十載的猶太裔健將,不斷在二戰時期納粹德軍佔領區題材打轉,仍能觸動法國人的心靈,亦打動負責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瑞典皇家學院一眾終身院士,更獲封為「當代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瑞典皇家學院昨天(周四)宣佈莫迪亞諾獲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他以記憶的藝術,喚起人類最幽微的命運,揭開二戰時期法國遭德軍佔領的世界」。
從1968年嶄露頭角的處女作《星形廣場》,莫迪亞諾40多部作品,多數是以巴黎為背景,有時基於自己的經歷,有時以納粹德軍佔領時期發生過的事件為本,使用他多年蒐集的訪問、報紙文章和自己的筆記,令他的小說互相關連,在一部小說出現過的人物和事件,不時在其他故事再次出現,引伸新的故事,用巴黎和其歷史將不同故事貫連起來,評審團形容他的作品中心主題,是「記憶、遺忘、身份認同和罪疚感」。
作品互相呼應 獲封「當代普魯斯特」
瑞典皇家學院常任秘書恩格隆(Peter Englund)表示:「他的書互相呼應,令他的作品很獨特,你可以說他是當代普魯斯特。」他又說莫迪亞諾不斷寫同一題材,「因為這類題材寫極也寫不盡」。
恩格隆又指莫迪亞諾寫作風格獨特,用字「非常精確,非常經濟,寫出來的句子短得來非常優雅」,絕對不難讀,書的篇幅也不長,通常只有130頁左右,卻佈局巧妙,引人追看,所以可以「下午讀完他的一本書,食過晚飯後再一口氣讀另一本書」。
曾專書寫莫迪亞諾的都柏林城市大學學者庫克表示,莫迪亞諾的作品是關於法國過去的傷痕,但以「黑色幽默筆觸」處理,行文清晰引人入勝,常被形容像「一聽難忘的小曲調」。莫迪亞諾除了寫小說,亦有寫兒童書和電影劇本,並曾出任康城影展評審員。
黑色幽默筆觸 「一聽難忘的小曲調」
莫迪亞諾作品在德國的出版商Hanser出版社負責人倫德勒表示:「他被列入可能得獎作家名單很久很久了,我們都等他得獎,現在終於得獎,我們都喜不自勝。」
莫迪亞諾是歷來第14位法語作家得諾貝爾文學獎。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發聲明祝賀,形容他的豐厚著作「探索記憶的微妙和身份認同的複雜性」。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表示:「他無可置疑是21世紀初其中一位最偉大的作家,絕對實至名歸。」
莫迪亞諾奪文學獎在威廉希爾博彩公司的賠率,由數月前1賠100的冷門,一直轉熱至公佈前的1賠10,成熱門之一,但威廉希爾認為下注模式並未顯示有人有內幕消息,而是他的粉絲追捧形成趨勢。
美聯社/德新社/路透社/諾貝爾獎網站
莫迪亞諾小檔案
1945年7月30日在法國布洛湼-比揚古出世
學歷:
大學輟學後,未再繼續接受高等教育
婚姻:
1970年結婚,並育有兩女
簡歷:
1968年 首部小說《星形廣場》出版就一鳴驚人
1972年 憑《環城大道》贏得法蘭西學術院小說大獎
1974年 創作電影劇本《拉孔布.呂西安》
1978年 憑《暗店街》獲龔古爾文學獎
2010年 獲法蘭西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德爾杜卡世界獎」
2012年 獲奧地利國家歐洲文學獎
2014年 獲頒諾貝爾文學獎
餘下諾貝爾獎公佈日期
‧10/10 (今天) 和平獎
‧ 13/10 (下周一) 經濟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