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改三人組與學聯及佔領者代表對話在即,各佔領區示威者對雙方談判的成果均抱有不一樣的期望。有學生堅持人大常委必須收回成命,重新開閘容許公民提名;有家庭主婦則並不樂觀,但無論結局如何,他們都會緊抱公民抗命中的學生。
公提由始至終都是港人主流訴求,昨在金鐘集會的恒管傳理系學生Billy說,最需要的是公提,「我唔係好接受到畀三個唔係選擇嘅選擇我,逼我去揀」。他認為政府即使承諾會有多輪對話,「都係覺得佢(政府)喺度耍我哋」,因佔領11日政府仍採取迴避態度,一味轉移視線形容佔領地區「危險」,不去處理危機,反叫市民逃避。
稱無官員夠膽向人大說不
同在金鐘留守多日的邱先生則說,學聯與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明天的對話,說話毋須多,「直接問會唔會實行公民提名,其他嘢唔使講,呢樣係有香港身份證嘅人都應該擁有嘅權利。咁樣冇咁多灰色地帶,亦冇咁易俾人騎劫」。
家庭主婦張女士對會面能達到目的並不樂觀,她認為政府已預先落閘,不會讓步,沒有誠意溝通,對話只是製造畫面讓市民以為政府是開誠布公,拖延時間消磨集會市民意志力,疲累洩氣,讓市民自行散去不了了之。她續說:「如果佢(梁振英)夠膽代表香港人向北京Say no,我哋唔要人大落閘方案,呢個咪有機會傾囉」,但她不認為有任何政府官員夠膽站出來擔此重任。
第二天來到集會現場的她續說,自己是經歷過天安門廣場六四事件時代的人,不希望今天的學生要步當年北京學生後塵,再一次成為犧牲品,「學生講得啱,錯過咗今次,我哋仲有冇機會?六四到𠵱家都未平反,民運人士就算獲釋都冇好下場」,所以她要親自到場發聲。
另一主婦劉女士昨在旺角支持學生,她說無論結果如何都會支持學生。她認為年輕人在這場運動付出已很多,「我個仔讀緊大專,同其他學生一樣,咁大個人一定有自己睇法。我哋兩母子喺屋企冇特別傾政改,但都各自走上街頭,希望為香港做啲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