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UGL以9.5億購入 今年89.7億出售梁涉賤賣戴德梁行資產

2011年UGL以9.5億購入 今年89.7億出售
梁涉賤賣戴德梁行資產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2011年與UGL簽署秘密協議時,仍為戴德梁行(DTZ)董事局成員,有財金界及法律界人士批評,作為賣家代表竟然私底下收取買家的「秘密款項」,角色明顯有衝突。2011年DTZ以7,750萬鎊(約9.5億港元)價錢出售業務予UGL,諷刺地,UGL今年6月正向美國私募公司TPG,出售DTZ業務,涉及作價11.5億美元(約89.7億港元)。2011曾是DTZ董事局成員的梁振英,或有賤賣公司資產之嫌。而UGL這次交易,亦令梁振英的醜聞浮面。
記者:石永樂 程俊華

香港戴德梁行其中一個主要辦公室位於中環怡和大廈。
黃耀興攝

梁振英1977年於英國畢業後加入仲量行(現稱仲量聯行),五年後成為仲量行合夥人,1993年自立門戶成立梁振英測量師行;1999年,梁振英測量師行聯同新加坡戴玉祥及英國DTZ合併,組成跨國公司戴德梁行。2006年以換股方式出售予DTZ Holdings Plc(戴德梁行母公司)。

洽談不足一月即出售業務

2007年全球股樓皆升,當年1月梁振英接受傳媒訪問時指,「未來一、兩年內,戴德梁行希望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地產諮詢機構之一」。及後DTZ不斷斥巨資收購,由淨現金公司淪為淨負債公司。隨着金融海嘯來臨,全球經濟轉差,2009年DTZ全年勁蝕8,700萬鎊,相等於10.7億港元。DTZ的股價由2006年最高的835便士,跌至2011年的2.75便士低位,市值蒸發超過99%,公司陷入財困。
2011年5月,當時DTZ大股東法國SGP曾提出以總代價1.62億鎊全購公司,惟及後因歐債危機被迫終止收購。隨即澳洲上市公司UGL於11月提出收購DTZ,董事局當時決定出售業務而非直接賣盤,令DTZ剩下空殼,隨即被倫敦交易所除牌,股東股票變「牆紙」。當時有小股東炮轟九人組成的董事局為保自身利益,選擇只售業務是罔顧小股東權益,而梁振英當時是三名執行董事之一,有份作決定。DTZ出售公司得來的錢主要用來償還銀行債務,使股東持有的股票價值變成零,但所有 DTZ屬下子公司的營運不受影響。即是說,DTZ的上市公司不再存在,它屬下子公司,包括負責亞太區業務的戴德梁行營運不受影響,只是控制權由DTZ轉為UGL持有。
事實上,DTZ一直指UGL為首選潛在買方,卻未聞有任何其他買家參與競購,由DTZ接洽UGL,雙方傾談不足一個月,UGL於12月4日就宣佈僅以7,750萬鎊收購戴德梁行,同日梁振英就宣佈辭任該行亞太區主席,出售過程之快完全配合梁振英參選的「劇本」。由於當時DTZ董事局決定出售業務而非賣盤,不涉及股權的出售,有利交易快速完成。
澳洲UGL是一家從事維修、設備管理、工程和建設的多元化服務公司,業務範圍廣泛,包括鐵路設建、國防以至石油化工業等。今年要簡化業務,故出售DTZ等非核心生意。現時未知UGL過去三年有否為DTZ進行其他併購,按照原定計劃,UGL預期可通過出售DTZ予TPG,獲得11億澳元(約74.8億港元)利潤,並預期將於本月底完成交易,外界揣測,有機會雙方因為要進行盡職審查,而令「秘密協議」曝光。

財金界斥出賣股東利益

熟悉監管程序的財金界人士指,完成收購前,梁振英仍是DTZ的董事,持股約3%,卻私底下與買家有秘密協議,「你同買家傾好,再同董事局傾質低個價都得啦,明明代表公司,卻收買家錢,不單止角色衝突,好可能被視為出賣股東利益」。記者向倫敦交易所及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查詢,截稿見未回覆會否立案調查。
梁主政戴德梁行表現為人詬病,政協常委、星島集團主席何柱國曾於2011年梁振英參選期間指:「呢間公司(戴德梁行)係你(梁振英)嘅主業嚟,而呢間公司主業做到零,將來你管治香港,會唔會因為你決定唔啱,令香港一鋪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