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水母出沒要注意,水上活動愛好者切勿掉以輕心。其實本港海灘水母數量也不少,在繁忙的夏天泳季,受歡迎的泳灘隨時每天有幾宗水母螫傷求助個案。港九拯溺員工會副主席郭紹傑表示,本地泳灘出沒的水母多數屬低毒性,即使中招一般也不會有嚴重後遺症,「通常只會痛幾日,但條疤痕就可能要幾個月先退」。
宜避開觸鬚游走
他表示,游泳時遇到水母要保持鎮定,可嘗試在水母的頭部附近游走,避開會放毒的觸鬚。又建議市民應盡量在設有防鯊網的泳灘游泳,因為可以隔絕大部份水母。雖然本港發現的水母多數毒性不強,但若游泳時不幸遇到水母成群,隨時身體多處會被螫傷,他說:「見過有人喺西貢嘅大清水灣防鯊網外面游水,俾成群水母整傷,成身手腳都中晒。」他指若患者被螫傷的範圍大及非常痛楚,經救生員在泳灘初步急救後或需送院治療。
近年市面有形形色色的防曬衣出售,他說,由於質地較潛水衣薄及輕巧,適合游泳人士穿着,既可防紫外光,也可預防水母襲擊。若發現泳灘有大量水母,救生員也會掛起紅旗提醒市民不要落水。至於到海外旅遊時想享受陽光海灘,他建議不要貿然下水,並盡量使用有救生設施的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