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高球迷早前緊貼電視直播,追看兩年一度的高球盛事萊德盃,這項歐、美球手隊際賽,今年在蘇格蘭的格倫伊格爾斯舉行。
1927年創辦的萊德盃雲集全球最頂尖的高球手,而且不設冠軍獎金,純粹為名譽而戰。
萊德盃對賽雙方各有一名隊長,旗下有12名球員,分三天作賽,首兩天是四人二球賽和四人四球賽,他們需出戰兩場36洞的賽事,最後一天是12場單人賽。
高球迷罕有地可透過電視緊貼整個比賽過程,向來習慣獨自作賽的球手,需調整心態,與隊友合作,共同應對變化,發揮團隊精神。美國隊「星級」球手如活士和米克森,在萊德盃配成組合時,產生的效用並不明顯,反映出哪些球手較易配合共同作戰。
萊德盃隊長往往是賽事焦點,人選通常是前高球名宿,今年帶領美國隊出戰萊德盃的隊長湯屈臣,過往曾奪得多項大滿貫冠軍,深受美國高球迷擁戴,但在賽後卻遭到包括隊員米克森的公開批評,指摘他在賽事中棄用美國隊近期的贏波戰術,失敗而回。
美國隊未能從歐洲隊手中奪回萊德盃,對該國高球界造成相當打擊,證明美國球手個人球技雖然高超,惟難以組合成團隊作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們崇尚個人主義。
大家或許會問,萊德盃不設獎金,有甚麼誘因去舉辦?原來它吸引了大批來自全球的高球迷觀看電視直播,特別是歐美觀眾,他們全是高收入或商界行政主管,是許多品牌和企業的銷售對象,故賽事從不缺少贊助商,並能吸引大批高消費旅客。
此外,萊德盃能為主辦賽事的球會、美巡賽、歐巡賽及英、愛巡迴賽主辦機構帶來豐厚收益,賽事紀念品與電視轉播費都是可觀收入。
試想想,如足球界能有類似盛事,由英超對戰西甲或德甲聯隊;又或是巴甲對阿甲聯隊。最近似萊德盃的應是網球壇的台維斯盃,但還未達到同級水平。我相信當中或有一定困難,因高球是一項講求信任的運動,球手犯錯會自行受處分,但足球和網球的得與失,全由球證和司線員來判決。
劉民輝
數碼通創新服務策劃總監
http://www.twitter.com/chrismf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