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35周年訪華 北京亂改行程 罔顧外交禮儀卡特連番受辱 欲拂袖回國

中美建交35周年訪華 北京亂改行程 罔顧外交禮儀
卡特連番受辱 欲拂袖回國

促成中美建交的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上月訪華出席中美建交35周年活動時受到冷遇,隨團美學者謝爾(Orville Schell)撰文,以「中國反撲」(China Strikes Back!)為題,稱簡直備受「恥辱」,北京不但擅改行程,且罔顧外交禮儀,凸顯中美關係已變質,北京自視甚高。

於9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中美建交35周年的招待會,由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主持,美國前總統卡特出席。官方通訊社簡訊只引李致詞,對於中美關係代表人物卡特竟沒有着墨。「翌日我買了六份中文報紙,完全沒提到卡特,只有英文的《中國日報》以《中美建交火雞宴》為題簡單報道了這一活動,配相竟不見有卡特,只有一群在宴會上表演的學生。」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前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新聞系研究院院長謝爾,日前撰文披露卡特上月中國之行不為外人所道的經歷,氣得卡特幾乎想拂袖回國。

2014年9月
卡特來華參加中美建交35周年紀念活動,獲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接待。

中美關係變質 北京自視甚高

謝爾稱招待會令人難堪,完全沒35年前中美建交時的友好氛圍,大家在座位大半空置的大廳進餐。有個中國學者悄悄告訴他,習近平幾天之前才在此會見「中國人民尊重的老朋友」、被稱為獨裁者的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而習此刻就在隔壁的一個會議廳宴請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哈利姆。習顯然連順便跟卡特打個招呼都懶。謝爾稱連他都感到「恥辱」,一度想提前離席。
90歲的卡特,曾四度與習近平見面,對上是在2012年習登基後,當時副總理李克強也有見面。但這次訪華受到冷遇,令卡特幾乎受不了,差點想立即打道回國。第一站在北京人民大學,原以為是關於中美關係,去到才知是由該校舉辦的財經論壇。卡特的演說排在校長及一前聯合國貿易專員後面,十分簡短,只有一人向他發問。中方還突然取消了一隨團學者原定在人民大會堂的演說。之後上海等地行程,也未經卡特同意下更改,例如中美年輕學者論壇場地,竟由大學臨時改到酒店舉行。卡特在兩國建交35年之際竟受如斯冷遇,謝爾認為:「說明兩國權力關係轉移。」這凸顯中美關係已變質,北京自視甚高。

2012年
新當選中共總書記的習近平會見卡特。

2009年
卡特(中)率基辛格(左)訪華,獲胡錦濤接見。

2001年
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歡迎老朋友卡特到訪。

1980年
卡特與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薄一波會面。

卡特還出席了上海2014中美青年高峯論壇開幕儀式,卡特演講中多次回憶他和鄧小平的友誼及共同推動中美建交往事。而上海東方衞視播出對卡特專訪,重點只放在他說:「中日糾紛是日方石原慎太郎嘗試購買釣魚島而挑起,希望雙方談判解決,美國可不必介入。」西安媒體則報道卡特參觀兵馬俑,驚嘆製作精細。卡特唯一安慰也許是在中國的活動有報酬,90歲高齡的他到處巡迴演說,是為卡特中心籌募經費。他此次還攜夫人訪問上海復旦大學,見證卡特中心與該校美國研究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
《紐約書評》/《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