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中港矛盾加劇,連大學教學語言亦有爭議性,昨日更有內地生因外籍講師不以普通話講學而動粗。有學者承認中、港大學生之間的矛盾近年轉趨明顯,惟相比起教學語言,中、港宿生的相處問題更嚴重,勸喻學生入學前應留意大學的主要教學語言,同學間互相遷就,減少衝突。
中大專業進修學院社會科學及教育學部總監崔日雄稱,每間大學均有自己的教學語言,港大此等優秀學府,基本上除了中文科,所有科目均必須用英語授課,內地生入讀本港大學前,應知悉學校的教學語言。
因應科目採彈性語言
由於學士學位主要仍以收港生為主,教學語言問題較輕,反而碩士研究生則較多內地生,部份如繙譯、語言科目,或因應情況採用彈性語言教學,最重要是學生與教師磨合。
崔日雄續稱,因為中、港兩地的文化差異,故比起課堂問題,兩地大學生的相處問題更加嚴重,過往不少學生反映有住宿問題矛盾,呼籲學生盡量了解同學的文化背景,加強溝通以及互相遷就。
港大發言人稱,新聞及傳播研究中心確有內地學生,但過往並無內地生反映有聆聽英語或教學語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