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互聯網的佔中角色(傳媒研究員 陸昕慈) - 陸昕慈

流動互聯網的佔中角色
(傳媒研究員 陸昕慈) - 陸昕慈

佔領中環已超過一周,外媒將之視為「中國政府面臨天安門事件以來最嚴重的危機」。時隔25年香港學生發起的這場公民抗命,所面對的傳媒、社會、政治局面,已經完全不同。佔領中環,除了讓全世界看到香港人的勇氣和理性之外,亦看到流動互聯網在公民抗爭中的作用。
佔領中環第一日,引來警察催淚彈和胡椒噴霧的強攻;即刻,所有社交媒體的流動終端亦被催淚彈和胡椒噴霧的新聞「佔領」,激起更多人走上街頭,佔中行動遍地開花。發展到第六日(上周五),梁振英一面擺出和談的姿態,一面便有愛字堆、街坊會、黑幫來到旺角、金鐘挑釁、謾罵、非禮、暴力對待示威者。現場的片段也第一時間在各種社交媒體瘋傳,引發全港憤怒,於是,周六晚有逾十萬人走出來,到金鐘參加全民反暴運動。
這是1989年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無法想像的。很多研究天安門事件的學者,都將運動的失敗原因歸於學生在組織、溝通方面的弱勢,當時的集會學生沒有統一的訴求,無法和執政者有效溝通,只能釋放敵意和混亂,最終等來了一場血腥鎮壓。流動互聯網的發展,讓所有的佔領場地變為面對世界直播的焦點。每一個在場的市民都是記者,將事實的真相傳播出去,激起全社會的抗爭之心,讓佔中的民氣不散;也讓執政者對佔中人士的暴力譴責變得無效──所有人都看到,示威者和平克制,處於弱勢;謾罵挑釁以至動手的,正是這些口口聲聲喊着和平的反佔中人士;而香港警察竟然對這些暴徒說,「我知道你們是來幫警察的」,堂而皇之護送他們離開。
內地知名作家笑蜀對New York Times評論道,「在大陸,只要能用足夠多的軍人和武器控制住街道,就能扼殺抗議,因為其他地方都已經被控制了,媒體、互聯網、學校、每塊地方和每個社區」,而在香港,「街頭並非唯一的戰場」。是的,在這場公民抗命中,街頭並非唯一的戰場。網絡連結了在場或不在場的每一個人,讓佔中現場的示威者和場外人士同仇敵愾。在全世界的注視下,政府的暴力鎮壓和流氓手法將成為壓垮其政權的最後一根稻草;而佔中人士的道德力量通過網絡傳播出去,則獲得更廣泛的道義支持和援助。
幼年在香港長大的芝加哥大學新聞學系客座教授Louisa Lim投書New York Times,「Hong Kong has not yet become another Tiananmen, but the fact they are being spoken of in the same breath shows how little Beijing cares what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inks.」這看法,難免悲觀。天安門事件中,中央政府無視世界的看法,是因為信息閉塞情況下,民意無法形成強大的制衡力量,外交辭令只是精英們的遊戲。而在流動互聯網時代,中央政府不可能傲慢到無視民意。因為他們明白,如今親政府力量依靠傳統媒體有組織的口誅筆伐,卻敵不過市民通過自己上傳的隻言片語。於是,他們一面動用傳統傳媒發動檄文,一面阻塞民眾的信息傳播通道。
港大Weiboscope項目的數據顯示,在內地擁有超過5億註冊用戶的新浪微博,這幾日的censorship卻達到最高𥧌。自佔中開始,Instagram在大陸就無法訪問了;擁有4.4億活躍用戶的WeChat,亦屏蔽了香港用戶通過微信和朋友圈發佈的有關佔中的信息。無怪乎,北京的護法們批評佔中,總是說學生們連甚麼是民主都不知道,他們自己在嚴格控制信息流通的威權社會生活太久,以至於竟然認為民主是精英的特權;更無怪乎,官媒連續幾日發表評論,以維護法治之名批評佔中「貽害香港,禍延民眾」,「是對抗,不是溝通」。且不論他們一面出動法治,一面出動武嚇,他們要香港人無條件地遵從法律──「rule by law」,卻故意忽略法律背後的正當性──「rule of law」。
社會運動中最致命卻也最常見的,是信息閉塞、混亂之下,真相不敵謠言;因為身先士卒親身參與的人士始終是整個社會的小部分,重要的是要獲得大多數市民的支持。面對如此文攻武赫,支持佔中的人士亦通過新媒體的優勢來讓真相傳播出去。
佔中首日晚間,中環和金鐘一帶地區發生原因不明的通訊信號中斷。一款可以利用藍牙及無線電系統通訊的應用程序FireChat,一夜之間多了10萬多名香港用戶,如今下載量過百萬,排名衝到免費社交工具首位。科技的進步,幫助示威民眾繞過了電信營運商的通訊控制。而佔中開始之後,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學生自發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建立了一個名為「Live:Verified updates」的專頁,獨立進行消息查證,以雙語發佈已經得到證實的信息,短短幾日已經獲得過十萬likes。 而在佔中過程中,學民思潮、學聯、佔領中環、SocREC社會記錄頻道等組織均直播佔中現場的進展,與市民進行溝通,積聚民意……最重要的,是在各種社交媒體上自發發佈、轉載佔中事實與觀點的每一個人。他們的每一次轉發和點讚,都是在積聚佔中的民氣。
上周五夜晚,有朋友在facebook上記述了自己目睹的荒誕一幕──警察以「押解」之名帶涉嫌襲擊一名示威少女的反佔中人士離開現場,試圖搭的士送走疑犯,被民眾叱喝之後,竟然試圖在旺角警署讓疑犯從側門離開,「黑白兩道,私相授受。如今親眼所見,所感之絕望與憤慨,一時難以平復」。沒有比這更有力的證據了。義憤之下,有人上街,有人移民,有人旁觀,但大家心中對於執政者的不齒和憤慨,人同此心。

陸昕慈
傳媒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