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談判的博弈 - 利世民

利字當頭:談判的博弈 - 利世民

對話不搞清楚目的,只是各自表述,最終不會有任何實際效果;搞不好,更會僵持不下,氣氛更惡劣。我很明白,許多人希望,只要政府願意和學生對話,就能緩和情緒,但這只是眾多可能性的其中一個。站在林鄭的角度,許多事情她也只是代北京傳話,是很單向的,而學生要求的亦肯定是公民提名,換言之,所謂的對話還未開始,就已經可以斷言,結局難以盡如人意。
代議政制的失效,是人民將政治帶上街頭的原因;這一點,希望北京領導人和保守建制派會明白,也相信不少香港的保守建制派早已洞悉代議政制的功能和重要性,所以有意無意一直跟衝突派保持距離。
回到談判香港當下出路的問題,有幾點原則,不得不察:
一,談判各方要是一心求共識,就必須準備好要付出代價;沒有拿出籌碼的談判,是空談。泛民溫和派的代價是要被激進的街頭鬥士繼續罵「賣港求榮」。我明白,人心肉造,難受是少不免。但為了香港的和諧穩定,這一點屈辱,值得。
二,假設林鄭是政府的代表,也希望她明白,泛民要是回到談判桌,離開集會人群,要承受不少政治風險和屈辱,所以要是最終他們拿不到可以向溫和泛民支持者可以接受的方案,他們最終還是要回到群眾;下一輪衝突,殘局只會更難以收拾。
三,代表北京跟泛民談判的政府代表,也要將代價押上。代表北京的特區政府,沒有任何代價可言,跟上次曾蔭權「玩鋪勁」的態度,不可同日而語。要是泛民的代議士見到這一邊沒有甚麼可輸,一拍兩散最終只有自己輸,也不會有人願意回談判桌。另外,建制派代表,要是貨真價實的真誠為香港,也歡迎押上籌碼;這是為了香港,也對國家有功,有輸的可能,才有雙贏。
四,最後,雙方都要明白對方的限制,所謂的底線,應該以目的為重心,而不是以手段和方法去定局,真民主也不只是普選特首公民提名。
現在是要尋求出路,而不是表述立場。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