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的諾貝爾獎陸續揭盅,率先公佈醫學獎,結果由研究大腦導航的三名科學家瓜分。由於諾貝爾獎設立至今已逾100年,當中留下不少「傳說」,以下十項便是常見的諾獎「傳說」,究竟哪一項是真,哪一項是假?
1.一個人只可以獲獎一次
錯。諾獎沒有限制一個人的獲獎次數。曾兩度有人獲獎兩次,分別是美國物理學家巴丁(John Bardeen)及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Frederick Sanger)。
2.一個人只可以在其中一個獎項界別獲提名
錯。波蘭科學家居禮夫人(Marie Curie)便先後曾獲物理及化學獎。
3.諾獎頒發後不可褫奪
對。諾貝爾基金會條例訂明,獎項頒出後不會接受上訴,換言之,諾獎頒發後不可褫奪。
4.一個諾獎可以由4人瓜分
錯。一個諾獎最多只可以由3人瓜分。
5.希特拉曾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對。提名由瑞典一名議員提出,但其實是一種諷刺行為。
6.邱吉爾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錯。邱吉爾的確曾獲諾獎,但他獲得的是文學獎。
7.諾獎可以死後追頒
錯。諾獎僅頒給在世的人。雖一例外是加拿大生物學家斯坦曼(Ralph Steinman),他在2011年獲頒醫學獎。
8.超過94%得獎者都是男性
對。歷年共有847人獲獎,僅44人是女性。
9.諾貝爾經濟學獎並不是一開始便設立
對。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在1968年才設立。
10.所有諾獎都是在斯德哥爾摩頒發
錯。諾貝爾和平獎在挪威奧斯陸揭曉及頒發。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