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睇法】
本港政局發展未明,滬港通開車時間懸而未定,有中資行傳聞估計,一則因政府與學生對話仍存變數,市場有一定波動;二則內地政策「頻譜」與香港不一,各地省市或機關,認為本地已獲不少優惠政策,但開車前夕卻爆發影響民生經濟的佔領運動,不排除當局技術部署,在實施時間上「拖一拖」,略為延後不在10月底前啟動。
但業界相信,因滬港通炒A、H股股價收窄,推高大升的憧憬已大致消化,即使通車時間從10月底稍為延後,亦不致對市場構成太大影響。況且滬港通,是配合個人資本賬項下開放的首次國策突破,雖說本地率先受惠,惟仍要按配額管理,可隨時「吹雞」調整政策的海外人民幣離岸試驗場,始終不如香港彈性靈活,故有關政策實情是互惠而非單邊送大禮。
券商:只有等消息
滬港通開通無期,多間券商均表示只有等消息的份兒。一通證券行政總裁宓光輝估計,滬港通開車前最少要有兩星期通知,才有足夠時間予證券行知會客戶、宣傳及做其他終極的準備,因此倘下周仍未有消息,意味本月無法開車。他表示,目前滬港通最大爭議在於稅制,如果真的延遲開車亦料與細節未談妥有關,「佔中係藉口嚟啫」。
耀才證券銷售總監許繹彬表示,港交所一直沒有說實滬港通開通日期,因此他們亦不會承認延遲開車的說法,惟強調耀才系統上已一切就緒,只有等待當局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