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本周末焦點在體育是騙你的,不過從體壇及亞運會見到整個生態的發展會否對大家有啟發?
仁川亞運周六閉幕,今次南韓主辦亞運明顯就是現今世界的縮影;亞運現時在世界體壇能吸引到的資源不太多,所以也不會傾盡人力物力(圖)去搞,總體而言例如用的是新主場館已算是不錯。另在很多項目全球化的情況持續,西亞國家特別在田徑有非常多非洲裔運動員,最短的男子100米及最長的馬拉松都由他們包辦金牌。想深一層這是幾面贏的局面,項目在區內的水準也因而被推高。而這也不止限於田徑,西亞的欖球、籃球等項目在不少東亞國家及地區有類似發展,很多項目即使運動員是土生土長,背後的教練團隊以至訓練地方環境都取材於外國。就算是中國隊的田徑、擊劍、游泳等頂尖運動員,很多也有外國教練團隊,當中美國的參與可不少。
單以本土資源而獲得好成績已非常不容易,此外現時的體壇大家可以說是為「生存」而盡力尋找適當資源及方法以爭取成績,現今體壇已沒有單一理念的空間,爭取到成績的就是好方法,也就是繼續「生存」;否則只有轉型求變,一旦發展落後了,要再追上來便很費力。以足壇為例,大家可看意甲近年的興衰、4-2-3-1陣式的興起及普及速度、歐洲及南美在足球上隊型理念上發展的分野;甚至乒乓球員適應技術的快速演變等等,在這些大家都可找到蛛絲馬迹。
過去周末觀看了歐洲多場比賽,發現今季暫時所見比賽速率確以西甲最高,大家會發現即使是3強作客的比賽,面對其他球隊也會遇到強烈的壓迫及搶截。馬德里體育會對華倫西亞是透不到氣的,而華歷簡奴雖主場敗於巴塞,但他們的陣型是向前壓與巴塞鬥搶的,故西甲現時這種氣氛可算是一種盛況了。
何輝
廣東省體育台體育評述員
識睇,一定係睇足英台【英波Live】:
http://soccer.appledaily.com
http://bit.ly/engball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