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作業:遮打中的科網 - 宋漢生

創業作業:遮打中的科網 - 宋漢生

緊貼遮打運動,除了去現場,就是上facebook。fb feeds好密,基本上,轆到最底一條,接連又有新feeds提示。過去一星期,香港人用fb的時間,大概比平時多出以倍計。
以前,看即時新聞,一直依賴電視台,電視台餵甚麼,就吃甚麼,做內容的權和選材權都在媒體手上。fb年代,人人手執手機,都可以做內容,都可以做推手,媒體變成只是fb上的一員。

fb黑盒影響力大

最終用戶見到甚麼,一方面落在用戶手上。好簡單,你不想再聽某人的聲音,unfriend就可以了。add as friend是第一層過濾,unfriend則是第二層。第二層過濾,平時好少出,過去一星期,香港人㩒Unfriend的次數,大概比平時多出以十倍計。用戶控制的,單位是朋友。fb控制的,單位則是feeds。每條feed出現幾多次,給誰看,怎樣排序,全部是fb單方面決定,用戶無從話事。Feeds的控制,影響力不比朋友控制低。這個權,跟Google對搜尋結果的控制權,本質上一樣。同樣是由程式執行,都是影響極大極深,而當中的程式規矩設計,都是一個黑盒,還要是一個不停更改的黑盒。
因為黑盒影響力大,每分每秒影響數以百萬計的商戶,圍繞Google的搜尋黑盒變化,早已衍生了一個龐大而專門的產業。近來fb興起,一方面逐漸取締了部份Google黑盒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連Google的黑盒,都越來越倚重fb黑盒生成的社交資料。
簡單來說,fb黑盒大概已經超越了Google黑盒,成為最有影響力的黑盒,尤其關於新聞資訊。
做網上媒體的朋友,早就領教fb的力量,甚至過去幾天,有些本地牽涉政治fb群組的操作人,不約而同發現自己所發佈的文章,出現次數大幅減少,懷疑另有內情。暫時看來,fb政治出術的機會不高,但這股憂慮,反映fb影響力之大。

P.S.今次事件,本地IT志願勢力Code4HK積極參與,該出品是不少人這幾天,除了fb以外長開的App。另高登起底巴打,其神通廣大,力量也可見一斑。

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