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
我慶幸,我在場。香港貴為「示威之都」,入行當起港聞記者六年有多,採訪本地各式遊行示威集會多不勝數,惟獨這一次,我看到了不同,也看到了希望。
以往的遊行集會,大家付出了汗水,頂多悲憤地拍個照放上網,告訴親朋好友「我在場」,唱唱歌、鼓鼓掌,集會結束齊齊離場。但今次走上街頭的市民,眼中流露出的堅定卻是前所未見。有學生、有打工仔,更多堅守現場的是退休長者。他們都不願離去,沒有回家的打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抗爭還有餘暇一盡公民責任,香港人的可愛,怎能不動容。」
等足30年,我們都厭倦了。
連日走訪港島各據點,沒大會、沒領袖,到處都是公民決議自己的命運,一切竟是那麼井然有序。由打點物資四出分發,到垃圾回收再分類,抗爭還有餘暇一盡公民責任,香港人的可愛,怎能不動容。
雖然每晚都傳出清場消息,卻是每晚都有大批市民堅持繼續留守,無懼胡椒噴霧與催淚彈夾擊,任風吹、任雨打,到近日愛字堆、黑社會踩場辱罵施襲,以至親歷警察就在身旁卻拒絕施援甚至無理擎棍舉盾指嚇,留守抗爭者依舊絕不退縮,舉起雙手、撐起雨傘,咬緊牙關流着淚,一一挺過去。
當權者從未釋出任何善意,人大框架依舊不變,「太陽照常升起」,更放大阻路、停課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模糊抗爭焦點,「我們都要真普選」。縱使制度的不公難以在短時間撥亂反正,這一戰無疑已撼動了每個人應有的良知。香港人,請緊記勿忘初衷,堅持信念,讓我們繼續緊守崗位,一同撐下去。
記者 馬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