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 礙肺部發育致體積較細 患慢性病風險增

空氣污染 礙肺部發育
致體積較細 患慢性病風險增

【本報訊】空氣污染可影響兒童肺部發育,英國有研究發現,兒童長期暴露於過量二氧化氮及微細懸浮粒子等污染物,肺部生長會較遲緩,若18歲前未有改善,肺體積將較正常細小,長遠影響肺功能及增加患慢性肺病機率。負責研究的學者指,香港路邊監測站的空氣污染指數較其研究的讀數更高,相信對兒童肺部影響更大,呼籲要盡量遠離空氣污濁區域。
記者:嚴敏慧

研究由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環保健康教授和環境研究課題組組長弗蘭克.凱利(Frank Kelly)進行。他跟進倫敦東部2,232名8至9歲學童,他們就讀的學校全被繁忙公路圍繞,長期暴露於過量二氧化氮及微細懸浮粒子,僅三年時間已發現相關學生的肺部生長較對照組慢。如長時間暴露於二氧化氮年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肺部體積會較正常細5.5%,若二氧化氮年均濃度55微克/立方米,肺部體積更較正常細8.7%。

毒素影響蛋白質合成

本港路邊監測站的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過去多年均高於100微克/立方米,弗蘭克.凱利相信,長期暴露於如此高濃度污染的學童,肺部體積減少將更顯著。他表示,空氣污染物影響肺部發展原理未明,但估計兒童新陳代謝率較高,吸入的毒素對身體影響較大,或影響體內蛋白質合成,從而影響肺部發育。兒童肺部體積較細,肺活量正常亦會較低,但對身體未必會有即時影響。不過,一般人30歲開始肺功能開始衰退,由於先天不足,有關人士衰退速度可能更快。
香港兒童呼吸病學會榮譽委員譚一翔醫生表示,肺部較細,肺活量亦會較低,長遠可影響運動能力,亦可能於患肺病時,情況較正常人差。他補充,過去多個本地研究已顯示,在空氣污染嚴重的日子,兒童晚上咳嗽、有痰及喘鳴情況均較嚴重,而肺活量等亦會受影響;由於本港路邊空氣質素長期超標,故促請政府及各界要合作,如研究重整巴士路線等,盡快改善現狀。
弗蘭克.凱利則指,除了改善空氣質素,為免兒童肺功能受影響,家長應選擇與兒童行走空氣污染較低的道路,亦可讓兒童多吃抗氧化食物,並應做適量運動增強肺功能。

空氣污染四招自保

-避免行經空氣污染嚴重的主要街道,盡量繞道入較少車輛的內街
-注意均衡飲食,日常要攝取充足營養
-多吃含豐富抗氧化的食物,例如士多啤梨、紅豆、紅腰豆等;並補充維他命D及E
-多做運動,例如游泳
資料來源:弗蘭克.凱利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