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五日。
曾經沮喪,也曾感動。
曾經灰心,也曾堅信。
沮喪及灰心是因為,明明應該死守金鐘,你又走去旺角,明明應該集中力量,你又走去遍地開花。
毛澤東打仗,喜歡集中優勢兵力發動攻擊,他曾感慨「以多勝少」是最好的辦法,而且人人皆知,但實行起來卻很難,很多人做不到是因為人們容易為複雜的環境所迷惑、所支配,所以分散兵力,放棄優勢。
明明應該用愛與和平佔領人心,你又走去佔領百姓通道,做其路霸,不可一世。
一位市民,可以鐵馬封路,不讓任何人進出,好不威風。戴耀廷來疏通求情,他說:「其實癱瘓政府總部這個事,我們是幫學聯『執手尾』……,簡單說,無論你也好,得罪說一句,或學聯、學民思潮也好,都不能代表我們。」
感動及堅信是因為,我遇到莫紹文。那位不戴眼罩、口罩,跪在催淚彈陣前的人。
認識他那晚,他獨自一人,胸前掛着「病人絕食,不需接力」紙牌。他告訴我,佔領的應該是人心,如果得不到他們的支持,例如封街霸路,影響他們生活,就算我們今次行動有些成果,也不是甚麼勝利,大家會覺得那是示威霸權,我不希望運動會變質成這樣。
「感召要有犧牲,我預了絕食到倒下,送急症室。但我會重來。」
後記:
我已回了台灣,每天都到金鐘的小兒子表示,會盡可能每天都去看莫先生一下。前天他WhatsApp我:「今晚有告訴莫先生你返咗台灣。然後才聊了幾句,我們便哭作一團。」
昨日亦收到莫先生的WhatsApp:「今日絕食第四天,已經感動一些人。但我仍會繼續,直到暈倒!很傷害媽媽的心,但孝義兩難全,必須選一樣!」
莫兄,加油,保重。香港有你會更美,雨傘革命有你會更好。
逢周一刊出
葉一堅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