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葡萄酒,可能有一萬個理由,有人認為她有益健康,有人認為她是社交禮儀,有人覺得她是世紀商機。其實,葡萄酒也可以是一種政治工具,直接或間接發揮作用。
嘴邊經常掛着民主的美國人,成立酒莊也不忘民主精神,當Susan Prokop及Jim Turpin決定在維珍尼亞州釀酒的時候,便替酒莊起名Democracy Vineyards。雖然酒莊的18公頃面積僅有2.5公頃種植葡萄,但「有限的民主」每年總會開花結果。體驗民主的,還有葡萄園內種植的樹,包括南非的Pinotage、法國波爾多的Petit Verdot、羅納河谷的Viognier、西南部的Petit Manseng,還有美國與法國混種的Chambourcin。這小小的葡萄園集合了多個產酒區的風土氣候嗎?我不相信,但莊主就是給予各種葡萄平等機會,沒有經過篩選,也沒有欽點貴族品種。
Bartolo Mascarello更是會利用旗下產品表達政見的酒壇怪傑。他一向抗拒Barolo的摩登派改變地區傳統,引入當地人稱為"Barrique"的法國小型橡木桶,另一方面,他又反對總理貝盧斯科尼(Berlusconi)主宰意大利政局。於是當他生產1999年的Barolo時,特別手繪了一些酒標,上面寫着"No Barrique No Berlusconi",推出之後當然掀起風波,零售店更被控「在未經授權的地方展示政治宣傳品」!
他在2005年病逝,女兒Maria Teresa繼承衣鉢,沿用老父名字作莊名,但手繪酒標已成絕唱,要找一瓶絕非易事。相比之下,Accademia dei Racemi Anarkos是較容易找到的「政治葡萄酒」。
Anarkos是「無政府狀態」的意思,是Apulia地區出產的一款Primitivo葡萄酒。推動的旗手是Racemi莊主Gregory Perrucci,他跟同道組成Accademia dei Racemi,以Anarkos表達對酒業的不滿。Apulia向以Primitivo葡萄酒馳名,基於色深味濃酒精高的優點,一直以散裝賣到其他地區作勾兌之用。近年Apulia為了吸引外資刺激本土經濟,提供了資助,不少酒莊葡萄園被收購,以最快速度量產平價貨圖利。另一邊廂,當地的老牌酒莊卻因經濟上負擔不起,而保不住培育老樹的優質葡萄園。
又或者可以開一瓶Vinolla的Umbrella系列。紅的Cabernet Sauvignon、Merlot、Pinot Noir,白的Chardonnay、Sauvignon Blanc或許很熟悉,但產酒國是保加利亞。巴爾幹半島向來是政治敏感之地,國家興衰、政權交替,混亂不停。我卑微的願望,只是撐起一把雨傘,晴天擋擋陽光,雨天避避雨水,輕輕鬆鬆喝一口葡萄酒而已。
Democracy Vineyards: http://www.democracyvineyards.com
Accademia dei Racemi Anarkos: http://www.anarkos.it
Vinolla酒莊: http://www.vinolla-wines.com
作者:劉偉民
現任大中華酒評人協會主席,自由撰稿,偶爾著書出碟教學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