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下那一刻,我的心比後股肌更痛,之後坐在觀眾席看隊友參加接力決賽,感覺他們都幾勁!」說這句話正是在仁川亞運男子4x100米接力賽初賽,因後股肌撕裂而交棒失誤的黎振浩,昨與接力銅牌隊友回港時仍一拐一拐;但阿黎有信心7個月後與接力隊出戰世界田徑接力賽,取得2016奧運資格補數。
頸上沒有獎牌,但和一班接力兄弟合照時一樣開心,黎振浩說:「接力決賽,我坐在觀眾席,好怕隊友們因我傷出而撐不住,若他們因我的問題失牌,會更自責。」
大家沒忘記的話,去年9月全運會4x100米接力決賽,同樣負責第2棒的阿黎接棒時撞到大腿而跌棒,他昨日說:「我在仁川傷出時,第一時間就想:『又係我?又衰咗?』」
黎振浩需休養3至4月
幸好一班兄弟奇蹟入決賽,最後以38秒98奪得銅牌,令阿黎鬆了口氣,但未來3至4個月,他很難上場:「在仁川即時到醫院照MRI,專家認為需要療傷3至4個月,但不用做手術,希望來得及協助接力隊爭取明年5月巴哈馬的世界田徑接力賽,頭8位可直入2016年奧運會。」
這面4x100米接力賽銅牌,除可鼓勵阿黎盡快走出傷患陰霾之外,對另外4名獎牌功臣亦像「靈丹」般。負責第1棒的鄧亦峻,雖是隊中年紀最大,但28歲的他表示會因這銅牌,繼續田徑生涯至少到4年後的亞運。
負責第2棒、取替阿黎的21歲新人蘇進康,自知要爭取正選,100米跑必要更穩定。至於第3棒的吳家鋒,在仁川尋回跑入38秒多的接力感覺。香港百米飛人徐志豪負責第4棒,決賽連過數人成為功臣的他坦言今次起死回生、決賽失而復得的經歷,更肯定這支接力隊的能力及任務。
他說:「我們對上一次拿到亞運獎牌的田徑人,是60年前的事(1954年馬尼拉200米跑銅牌),今次比賽對我們是一個肯定,而且仍有很多進步空間,包括交接棒及每個人100米跑的穩定性。在今次這種情況下,我們也能夠做到38秒98這時間,是個很大的鼓舞。」
保田徑續留精英項目
港隊教練余力表示,更開心是這面銅牌令田徑續留在體院精英項目至2019年,全隊可無憂地備戰2016奧運及2018亞運會。當務之急,是在明年5月世界接力賽前要做出38秒90的參賽資格,他坦言對各人都充滿信心。本報訊
識睇,一定係睇足英台【英波Live】:
http://soccer.appledaily.com
http://bit.ly/engball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