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革命】
「雨傘革命」引發中美在外交場合交鋒。正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外長王毅前日(周三)先後跟美國國務卿克里及總統奧巴馬會面,奧巴馬表明「美國正密切留意香港的形勢發展」,呼籲港府與示威者和平解決糾紛;王毅就強調「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警告華府勿多管閒事。
王毅在華盛頓先與克里會晤、談及香港的示威活動時,斬釘截鐵地說:「中國政府已經非常清晰堅定地表明立場,香港事務是中國的內政。各國都應尊重中國的主權,這是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他強調任何國家和社會,都不會容許無視法治及破壞公共秩序的非法行為,「美國是這樣,香港同樣也是這樣」,又認為特區政府有能力依法來處理當前的局勢。
國務卿克里籲港府克制
克里也不甘示弱地表態:「我們支持香港根據基本法落實普選,相信一個開放的社會、高度的自治和法治,對香港的繁榮及穩定是不可或缺。」他又呼籲港府保持克制,尊重示威者表達意見的權利。
數小時後王毅在白宮會見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商討奧巴馬下月到訪中國的事宜。其間奧巴馬加入會議,表示「正密切留意香港的形勢發展」,又期望「香港政府與示威者之間的分歧能夠和平解決」。
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重申,美國希望香港人在2017年的行政長官普選中「有廣泛的候選人供選擇」,強調人權及言論自由在中國以至全世界都非常重要,呼籲港府以對話解決矛盾。歐盟對港示威也表關注,並呼籲各方冷靜。
分析指雖然中國近年願意在氣候變化等議題與國際合作,但對於民主、人權及解決亞洲領土糾紛等問題,立場仍然與美國南轅北轍。縱使克里指中美要發展「新模式」的關係,而王毅亦認為雙方「共同利益大過分歧」,但由於香港普選挑戰到中國最為敏感的主權問題,中美無法取得共識。
白宮暗示篩選無認受性
有香港人早前發起在白宮網站聯署,要求美國向中國政府施壓給予香港人真普選。在聯署獲19.6萬人響應後,白宮前日作出回應,指若港人可「真正選擇能代表選民意願的候選人」,行政長官的合法及認受性將「大大提高」。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學者布什(Richard Bush)認為,這番回應暗示人大的普選方式毫無認受性,但為免被指煽動港人示威,美國還是希望「雨傘革命」能和平解決。
而多國傳媒繼續對「雨傘革命」寄予同情及支持。加拿大《國家郵報》前日頭版以〈我們無懼防暴警察〉為題,報道香港的示威正擴散到多個地區,又提到有人恐懼示威會以25年前天安門的形式終結,但「沒有人希望香港的示威有同樣結局」。
巴西《觀察周刊》專欄作家布蘭德(Caio Blinder)就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作風強硬,若香港示威者拒絕散去,難保1989年天安門的屠城慘劇不會重演。但由於香港正受國際高度關注,當局應不會輕舉妄動,而會寄望在不動用極端武力的情況下,等待示威者自行散去。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