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雨傘革命持續,學生堅守佔領現場,港大校長馬斐森及中大校長沈祖堯,昨深夜一同扺達特首辦外,呼籲學生冷靜,馬斐森更呼籲警方與學生對話。昨日則有中大校友建議,由沈祖堯擔任橋樑,與各大校長共同與政府官員、學聯、學民及佔中三子對話,尋求解決辦法。至今八大中只有馬斐森曾公開「譴責」當局暴力清場,學者批評目前關鍵時刻,若校長仍只談個人感受不足以解決問題。
昨晚大批市民包圍立法會,並不時傳上清場消息,有大學教師呼籲現場留守學生離開。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主任梁天偉提醒在場師生保護自己。中大校友關注組成員繆熾宏和幾位資深校友建議,由沈祖堯牽頭,與其他大學校長擔任橋樑,與政府及學生對話,冀能及早找到共識。至於中大會否應建議作出行動,中大未有回應。
不能只談個人感受
早前呼籲各方對話的沈祖堯,由佔中首天至昨天發出三次公開信,首天警方發放催淚彈後呼籲學生離開(Leave now),其後兩次主要表達他對時局的痛心,並無如港大校長馬斐森般,向警方的暴力清場作出「譴責」。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沈想做學生和政府之間的橋樑,保護師生利益,應獲理解,未必要做評論員。
中大哲學系前系主任、通識教育部前主管張燦輝認為,校長沈祖堯對警方濫用催淚彈攻擊學生及市民,表達了沉痛與關注,已屬可貴,值得肯定,但並不足夠,「如果沈對真相係肯定有堅持的話,就應該對警方嘅暴力予以譴責,咁係一種道德嘅力量」。張燦輝認為,作為中大校長的沈祖堯,更應秉承中大傳統、新亞精神,確定真相,「若只講個人感受,會令人感覺佢對公義模稜兩可,畀人軟弱無能嘅感覺」,又指昨晚或許是暴力再臨,大是大非前,個人感受不足以解決問題。
現時八大中,理大校長唐偉章、浸大校長陳新滋為政協。唐在昨日新一封校內公開信中指,關注參加罷課及集會師生安全,擔心事件升級,呼籲「是時候退後一步,展開理性且具建設性的對話」。陳新滋在早前公開信,對警方與示威者的大規模衝突「感到難過和憂慮」;據悉城大校長郭位以個人健康為由在上周一離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