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乒乓球代表隊過去多年,無論是男子隊,還是女子隊都是倚靠「國援」在國際賽爭取成績;不過,港女隊在仁川亞運以李皓晴、吳穎嵐及杜凱琹3位土炮,取代姜華珺及帖雅娜等國援擔任主力,結果於混雙殺入決賽,而女雙亦晉級4強,證明本地球員只要經過適當培訓,又願意投入全職訓練,土炮絕對有能力取代「援兵」。
停入國援集中青訓
由於國際奧委會及亞奧理事會近年收緊從中國引入球員的政策,近年世界各地引入中國球員轉籍,繼而代表出戰國際賽比率明顯減少;過去多年極依賴「輸入」國內球員,包括齊寶華、陳丹蕾、李靜及高禮澤等爭取成績,只是面對收緊政策下,乒總近年致力加強培訓本地球員,加上贊助商支持,開始培訓到好些頗有潛質的本地小將接棒。
雖然曾被譽為港男隊希望的「乒乓神童」趙頌熙決定重返校園,但女隊的李皓晴、吳穎嵐及杜凱琹經過多個大賽的磨練,到仁川亞運在沒有心理包袱下,擔大旗仍能交出成績。港乒隊總教練陳江華昨表示:「幾位港隊女將之前已參加過不少大賽,累積更多經驗,加上沒有甚麼包袱,表現相當不俗。相信假以時日,這幾位土產女將可為香港在國際乒壇交出更好成績。」
本報記者
識睇,一定係睇足英台【英波Live】:
http://soccer.appledaily.com
http://bit.ly/engball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