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廳事頭婆看着電視新聞畫面邊問我:「棠哥,你贊唔贊成佔中?」
「已經發生咗嘞,唔係贊成與否問題,而係大家都有份。」答的好似輕描淡寫,事不關己針拮唔到肉嗎?是有影響,但我會理解和承受,然後讓民意和政見磨合,尋求出路,天曉得這些日子要維持多久,但既然政府的政改糟糕若此仍有認同聲音說「請包容、袋住先」,是以今次社會群眾運動所帶來的不便大家為何不能「求同存異、受住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家咁話。
一句「大家去飲」之後,頭盤未上,直落就是「已經由民意主導」,換句話講是「出橋由得我,實行出來由不得我」,果真如是?由班𡃁仔主理集會佔領全港會是何種光景?不要信報紙,唔好睇電視,更加勿傳fb訊息,莫論對於此運動贊成與否,最好身體力行,親身落場體會。
可能回應政改「有得揀」,亦可能因為87粒催淚彈的打動,拘捕78人,未實行一人一票先有一人一彈,仲有賺,所以集會都分ABC餐,分別為A金鐘,B銅鑼灣及C旺角,而我選擇了巡視A餐。去到現場正值4點,剛下課的學生和上班族紛紛加入,人流漸多,以為人多手腳亂,豈知卻亂中有序,無論分發物資、廢物處理、人流控制、輪流發言以至細微如為集會會眾灑水降溫等,莫不井然有序,大眾守望相助,做事無分你我,只因有共同盼望。這正應了毛語錄內所說的「人多好辦事」,讓我看到人民公社的完美模式在資本主義社會實現。
靜坐毫不兒戲
我最感慶幸的,是沒有如以往遊行活動後的種種所謂「表演」,冇人肉卡拉OK,更加冇令人搖頭不堪的話劇演出,大家靜坐就是靜坐,毫不兒戲。學生市民組織主導這次運動,群龍無首,經驗貧乏,是外國勢力專業人士參與其中嗎?中一半,就我碰見的當中一個例子,就是由本港電影幕後從業員自發組成的支援隊伍,臨場發揮他們一貫在電影拍攝現場所做的,例如一個達數百臨時演員和員工的大場面應該如何調度,怎樣監控環境,在短時間內收集物資用品等,這是他們的看家本領,多年為香港電影工業努力不懈,如今職場以外還找到新意義,而年輕一群亦虛心好學,還主動求教,薪火相傳,事就這樣成了。
事件由怒火街頭衝突,到現時的擴大佔領遍地開花,按「慣例」下一步是民眾內訌吧?朋友們,不要再「海闊天空」,是時候認真想清楚如何走下去了。
【一言棠】
撰文:歐錦棠
除表演藝術,也酷愛文字、影像及武術,其文章往往一針見血。
本欄逢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