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革命】
【本報訊】亮麗的雨傘革命,成就香港民主新風景,有別於六四燭光集會、7.1遊行,沒有支聯會、民陣牽頭,佔領區分散兼「無人駕駛」,卻秩序井然。自發為不同垃圾分類、主動清理警察總部及天橋的塗鴉。幾天前仍是戰場的干諾道,成了遼闊的民主大廣場,集會沒有節目流程、沒有特定口號,自發的流動城市論壇,一支咪,便可開講,歡迎任何人登台。施放87次催淚彈,催醒了沉睡的人,在最壞時刻,成就了最好的年代。
記者:呂麗嬋 袁樂婷 彭美芳
公民覺醒的民主新面貌,在彌敦道、廣東道、上水站,最壯麗是貫穿港島東西、變成「民主大道」的告士打道。以銅鑼灣崇光作起點,記者沿灣仔、金鐘到中環,全新的民主風景,目不暇給。有別7.1 遊行,人人朝同一方向走;走在街上,有人朝「戰場」干諾道進發,有人逆流到銅鑼灣據點聲援。迎面來的人,衣襟繫上黃絲帶、額頭貼上淺藍色退熱貼,造型有點古怪,都心高氣傲。
流動論壇 人人可開講
由東到西越往中環走,人越多,已拉閘的美國萬通銀行門外,出現首個「物資站」,餅乾清水堆滿一地,主理物資站的客貨車司機,突然拿起咪高峯,站到馬路上訴盡心中情,「我希望大家唔好視呢度係嘉年華,要記住我哋嚟到呢度,唔係因為可以徒步行告士打道,覺得好威;我哋嚟,係爭取我哋最基本嘅權利,記住毋忘初衷」。語畢,早圍上一圈的市民,報以掌聲,鼓勵加油之聲此起彼落。
這樣由個別市民主導的「街站」,在香港社運之中前所未有。與女友自發到場派黃絲帶的陳老師說:「喺呢度,每個人都自覺要出分力,自己整絲帶嚟派,買罐糖分畀其他人,總係要做啲嘢。」在人人自發出力之下,沿着告士打道走,口渴了,有人主動派水;手機無電了,有免費叉電站,甚至到公廁小解,入面都有沐浴露爽身粉,甚至有免費衞生巾,十分窩心。
「我從未見過咁樣嘅香港。」做文職工作的簡小姐,自言是遊行常客,她說,這樣的香港,印象中只在八九民運那一年見過,「你去7.1遊行,唔同嘅人叫唔同口號,沿途有政黨賣T恤,好似流水賬,你走完唔會想留低,呢度卻唔同,你會好驚訝,人咁多,竟出奇咁安靜,定時定候有人派水,人人爭取時間休息,就似大戰當前,好認真」。
就像蚯蚓 斬開變十條
認真的,還有讀中五的林同學。避過了催淚彈的小妮子,已在干諾道留守了三天,每天回家小睡片刻便回來。昨天,她高舉用紙皮寫上「保持警惕,請勿嬉戲」的告示牌穿梭佔領區,「我見到好多人開始鬆懈,有人玩卡,甚至嚟呢度放狗,好擔心」。她謂周日催淚彈一役前不贊成佔中和罷課,今日卻希望堅持到底,「我知道有危險,但喺呢度,我感到每個人都唔係為自己個人利益而來」。主動清理垃圾,用清潔劑抹掉天橋上的塗鴉,香港人,愛香港愛得癡迷。
「香港人經歷催淚彈洗禮,仍然咁和平,足以傲視世界。」說這話的,是港大專業進修學院人文及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吳達明。大學時代經歷六四,吳說當年雖震撼,但始終隔岸觀火;7.1遊行已流於口號形式化,「呢次,係真正屬於香港人嘅運動,參與締造歷史」。
IT人楊先生指佔領運動「無人駕駛」也有好處,「好似蚯蚓咁,你根本無法判斷哪邊係頭哪邊係尾,你斬開佢十截,佢就變成十條,根本阻佢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