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殺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前天(周二)宣佈,美國首次確診伊波拉個案,也是非洲以外首次確診,患者是成年男性,由西非利比里亞赴美後發病,周日起隔離治療,情況危殆。CDC正追蹤監察病患者的親友情況,揚言能遏止病毒蔓延,並強調同機乘客沒有感染的風險。
疾控中心主任弗里登(Tom Frieden)在新聞會上說,患者在9月20日從利比里亞飛抵德州,上周三開始出現症狀,兩天後到醫院求醫,周日因懷疑感染伊波拉,開始在達拉斯的德州長老會醫院隔離治療,兩天後即前天確診,目前情況危殆。
病人的國籍及年齡未見透露,當局只公佈他到德州是探望家人。他發病後,只有「大約五人」,主要是家人跟他有接觸,醫護人員正密切監察他們的情況。當局亦追查曾經接觸過他的人。弗里登說:「接觸過該病人的人在未來數周發病,這可能性肯定有。但我們會制止病毒。」官員指目前德州未有其他個案,達拉斯三名救護車人員對伊波拉測試呈陰性,但當局仍會密切監察他們多21天。
強調同機乘客不受感染
弗里登強調,病人「登機前有量體溫」,飛行途中未發病,因此「沒理由」認為同機乘客受到傳染。伊波拉病毒是經患者體液、或接觸死者遺體傳播,感染2至21天後發病,症狀包括虛弱無力、發燒、肌肉疼痛、嘔吐、腹瀉及出血等。
令人關注的是,這位病人感到不適求醫,竟要兩天後才受到隔離。當地傳媒披露,病人首次求診後,只獲發抗生素,就被打發離開。有報道指醫護人員不知道他來自利比里亞,但未知醫護人員是否未有查問,據報當局已就此展開調查。
不會獲實驗類藥物治療
之前有四個伊波拉病人在美國接受治療並康復,他們都是在西非照顧病人時感染,其後送回美國喬治亞州和內布拉斯加特設隔離部門的醫院治療。但弗里登稱,這次的病人不會被送到該類設施接受治療,指任何醫院都能夠提供適當護理。醫護人員則透露,這名病人不會獲得ZMapp這種實驗藥物,因為存貨已用光。據報當局考慮用其他實驗藥物和病癒人士的血清替他治療。
而德州長老會醫院的流行病學家戈德曼(Edward Goodman)亦指出,美國醫院沒有西非醫院人力與資源均嚴重短缺的問題,「我們完全有能力照料這名病人,而且不會對其他人構成風險」。
但這宗個案仍然在達拉斯-沃思堡地區的利比里亞人社區引起緊張,民眾都追問病人身份。有社區領袖對CDC的保證抱懷疑,因為親友大規模聚會是利比里亞文化。「我們只能告訴大家別搞聚會。但我們需要知道病人身份……官員應該告訴我們。」
法新社/美聯社/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