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改革】
中國航空運輸業高速發展,相關的飛機租賃融資業務乘勢而起。亞洲區除傳統的新加坡外,天津、上海自由貿易區以至香港,也積極加入這個新興產業分一杯羮。不過,由本港稅制不利租賃行業,恐影響飛機賃融資業在港的發展。
行政長官梁振英曾指出,未來10年中國要買5,000架飛機,香港可把握中國航運大國的機遇,發展飛機租賃金融業務。航運業工作小組召集人周松崗日前亦透露,已遞交建議希望本港在稅制安排上進行改革,為飛機租賃業創造條件。該小組評估未來10至20年,世界的航運、空運服務將以亞洲為主,而飛機租賃中心的商機,高達1,700億美元。
新加坡為區內傳統飛機融資租賃中心,中行(3988)早於2006年便收購了新加坡飛機租賃公司,改名為中銀航空租賃,涉足飛機租賃市場,去年純利逾21億元,並為中資租賃公司一哥。內地則以天津東疆保稅港,為最大飛機租賃中心,至今年9月初,天津完成租賃飛機409架,佔國內市場90%。
香港現行稅制不利租賃行業發展。羅兵咸永道稅務服務總監梁嘉輝指,「假設租賃公司用100蚊買一架飛機,全期租金收120蚊,按道理應該用20蚊利潤計稅,但現有稅制用120蚊計稅,租賃公司無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