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滬港通幾近一致興奮,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研究部香港主管何偉華則表示,雖然措施對中國市場開放是重要一步,但除兩地個別稀有板塊,以及AH折讓股受惠外,其實沒有改變到股票市場的基本因素,對大市影響只為「中性」。
何偉華表示,滬港通的最大象徵意義在資本賬開放及人民幣國際化預期,再長遠看甚至是有利未來改革,以解決現有影子銀行、地方債等經濟困局的第一步。因此他認為,只要政策開通數月後未見大問題出現,額度或限制便有機會放寬。
對大市影響不大
不過何偉華提醒,滬港通對大市沒有特別利好或利淡的因素,亦沒有影響基本因素,在市場憧憬資金參與越高的同時,其實亦要提防中小型板塊波幅或上升,影響未必一面倒。他亦不認同市場普遍認為資金會向北流多於向南,指出兩地股市連接後,內地對港股的關注將提升,倘內地相關港股的證券報告湧現,將資訊成本降低,有機會令本地股市成交轉趨活躍,「內地散戶嘅特性,就係一做,就會一齊做」,因此仍難言是北方單方利好。
他指滬港通下要留意投資主題有二,一是AH股折讓股份,二是兩地股民均少有接觸到的板塊。對內地股民而言的稀有板塊就是國際性、本地性的知名品牌或企業、在中港以外發展較快兼具領導地位企業,以及A股股民偏好的中小型股份;至於對國際投資者而言,內地的醫療及軍工等股份具稀有性,或會受惠市場對外開放。
他又表示,滬港通一日未正式實施,相關股份一日都難言已反映利好因素,因此認為仍將持續上升,並相信在制度落實並有一定深度後,便會出現新的投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