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生態面臨滅絕危機,不少國家政府補貼大型漁船出公海捕魚,有報告指出,近87%的公海魚類已處於「滅絕邊緣」。全球海洋委員會(Global Ocean Commission)緊急呼籲,請各國政府於5年內逐步取消燃油補貼,並設保護區保育海洋生態。
3個月前,全球海洋委員會發佈報告《From Decline to Recovery: A Rescue Package for the Global Ocean》,批評各國政府資助燃料補貼,變相鼓勵公海漁業。當中以西班牙的燃油補貼最高,多達10.73億英鎊(約136億港元);而美國也補貼船隊逾三分一燃油成本;亞洲國家當中,居首的日本、南韓則分別補貼近3.05億英鎊(約39億港元)及2.37億英鎊(約30億港元)。報告中指出,西班牙、法國、丹麥及英國等18個國家,共補貼漁船燃油達51.35億英鎊(約646億港元)。
近年大型捕魚技術進步,不少大型艦隊肆意捕撈公海魚類,嚴重影響全球海洋生態。1950年,公海僅1%的魚類被捕撈;如今卻急增至63%。全球海洋委員會認為,各國均未能有效約束公海濫捕,故希望聯合國於9月會議中,加入海洋保護項目。並建議各國設立公海保護區,嚴禁區內捕魚以恢復魚儲量,以確保未來海洋生物的多樣性。今年6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曾提出,要建立全球最大的海洋生態保護區,以保育太平洋中南部的海域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