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關棕櫚油的負面新聞不斷。為種油棕樹,生產商無所不用其極,伐林、焚林、破壞動物家園,更活生生地燒死牠們。然而,全球五大棕櫚油生產商最近竟簽署協議,同意停止伐林一年,讓環保人士及生態學家進行研究。此研究成效,備受環保組織質疑。
今年七月,五大棕櫚油生產商簽署可持續棕櫚油宣言(Sustainable Palm Oil Manifesto),是次研究將計算種植油棕樹所排放的溫室氣體(High Carbon Stock),所影響的生物數量及社會經濟等。目標是令商人在種樹賺錢之餘,將對環境的破壞減至最低。但此研究的資金,其實來自五大棕櫚油公司,且研究方法細節仍未公開,是否對森林有幫助,還是未知之數。
現時,印尼及馬來西亞是全球兩大棕櫚油生產國,印尼土地88%用來種油棕樹,製造廉價棕櫚油,供藥用及食用,以及作為石油的替代能源。綠色和平東亞森林及海洋副經理潘文婧批評,「是次禁令只針對棕櫚油公司自己擁有的特殊林場,卻沒有禁止供應鏈上,大大小小的工商機構伐林。」過往這五間公司,在保護森林方面的行動亦一直停滯,甚至對環團行動諸多阻撓。
許多環保團體,例如綠色和平、保護國際基金會(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等,都希望訂立一個國際標準監察環保種植,如果這五大生產商,有心將整個東南亞的棕櫚油業推向環保,保護兩林生物多樣性,一眾環團認為,該研究應該公開,以便公眾參與及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