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不少地區都出現珊瑚白化現象,原先色彩繽紛的珊瑚,因失去營養變白死亡。有環保團體今年6月在香港東面水域調查,發現西貢附近水域珊瑚白化嚴重,橋嘴的白化面積更達100平方米,令人關注。團體指,除海水升溫及污染會令珊瑚死亡,呼籲市民避免使用含化學成份benzophenone-2(BP-2)的防曬產品,因該成份同樣可導致珊瑚白化。
促停用含BP-2防曬產品
澳洲及台灣墾丁都曾出現大片珊瑚白化,過往本港珊瑚也有白化現象,但數量不多。今年6月綠色力量在本港東面水域包括往灣洲、娥眉洲、赤洲、塔門,以及西貢附近海域如橋嘴、牛尾、甕缸、白腊仔及大蛇灣了解珊瑚白化情況,發現潛水熱點橋嘴為重災區。綠色力量科學事務組經理張瑪珊表示,橋嘴近沙堤一帶,約五分之一水域有白化現象,面積達100平方米,有珊瑚在短短兩周內完全白化,以啡色的中華扁腦珊瑚最嚴重,其次則為濱珊瑚及蜂巢珊瑚,連本港常見較粗生的十字牡丹珊瑚也有白化。
珊瑚的色彩來自體內蟲黃藻,在珊瑚體內進行光合作用並為珊瑚提供營養,惟當珊瑚遭受壓力或劇烈的環境變化,蟲黃藻會離開珊瑚,現出珊瑚骨骼原本的白色,蟲黃藻也會因缺乏營養而死亡。
張瑪珊指,本港珊瑚白化原因未明,一般為海水升溫及污染,近月西貢水質無明顯變化,但據天文台在橫瀾島測量海水溫度,該處水溫在1971至2000年為攝氏23.02度,較1948至1962年升高了攝氏0.46度,與全球平均水溫升幅相若;最近有研究指,防曬產品中的化學成份BP-2,可令珊瑚在48至96小時內完全白化,並刺激水中病毒令珊瑚受感染,建議市民避免使用含BP-2的防曬品,改用物理性防曬品、生物降解產品或改穿防曬衣,落水前30分鐘塗上防曬品,減少產品溶入水中的機會。
因珊瑚白化會影響海洋生態並加劇海岸侵蝕,她希望政府加強海洋保育,將珊瑚海域列為海岸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