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 氣蘊生動:女性主義的迷思 - 葉蘊儀

【七筆思議】
氣蘊生動:女性主義的迷思 - 葉蘊儀

朋友常說我女性主義,當中包括思想和藝術作品的題材,我對這個說法有保留,不能回答我是否女性主義。因為女性主意的範疇實在太大,如要在這裏跟大家分析何謂女性主義、女性主義何時發起、它的歷史以及女性主義的不同流派,真的要寫一個月的專欄才可簡略地向大家介紹。我之所以抗拒別人說我是女性主義,是因為這種說法總是從男性看女性的角度出發,人們總是認為女性主義就是要反抗男性,或是認為女性有妄想被迫害。其實我的女性主義只是希望能讓世界各地的女性都能得到平等的對待,包括教育、婚姻、自主及尊重等。
前幾天大家都有聽到Emma Watson以聯合國大使的身份,發表了為女性爭取權益的「HeForShe」演講,她發現「女權主義」的定義經常被曲解,甚至被貼上「討厭男人」、「要強」、「好鬥」等一系列不討好的標籤。Emma呼籲人們趕快停止這種偏見,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女權主義。我對Emma所說的十分認同,女性主義就是不單是女性,其實男性都可提出現代的男性主義。現在每次提及女性主義就是女權的抗爭,把抗爭與仇視男性畫上等號,現在應要把觀念去重整。男性和女性都應享有同等的權利和機會,不應再把舊有男性的特質定型與對之存在偏見,應釋放男人肩上的壓力,鼓勵他們活出真我。男女的地位和能力應徹底的改觀及重組。

男女共享同等自由

雖然現在世界有很多地方男女平等已改變,但仍有些落後地方有女孩或男孩受壓迫。看土耳其副總理Bulent Arinc在伊斯蘭開齋節活動上批評社會道德淪亡,認為女性不應在公眾場合大笑,也不應擺出誘人姿態,要求女性捍衞自己的貞操。亦有巴基斯坦的少女因為拒絕盲婚啞嫁,不服從就被親人潑強酸,造成永久的烙印。更有巴基斯坦男孩以拾荒為生,這些街童除了遭性侵犯,更要為生存從事性工作。以上種種都令人難以接受──你能接受嗎?
我有時也想自己到底是否女性主義,我在乎的是一些社會問題或現象,我只是想讓下一代活得更好。今晚跟幾個女性朋友吃晚飯,大家對現在香港時局都有不同的想法,社會就是要有不同想法的人去思考、創造及磨合,每件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看法,但當我們在離開餐廳時都說要去街頭繫黃絲帶,我們這群「女性主義」者,隨之興高采烈地繫黃絲帶去也。
我想說每個人都有責任為社會及國際上發生的某些事件作自由表達,男生不需控制,女生也不需被控制,大家都應享有一樣的自由。

【氣蘊生動】
撰文:葉蘊儀

九十年代歌影視三棲藝人,現為母親,2013年完成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藝術碩士課程,熱愛藝術工作,喜愛電影、旅遊及獨處,享受自由的生活方式。

本欄逢周一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