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當讀者問我如何用食療改善健康,我只可以從大方向去提出建議,有了「生物共振儀」的幫助,一切便有了數據的支持,可以按照個人的狀況度身定做針對性的食物, 評估的基礎不再單純靠經驗和知識,以下是一些案例。
1,A中年,曾經有腫瘤,現在沒有了,雖然不用上班,但咪咪摸摸每天到凌晨1、2點才睡,幾個小時後已經睡不着,她有念珠菌與霉菌、也有重金屬和食物敏感,因此有皮膚敏感。
她想知道應該服用甚麼食療,也帶來了一堆正在服用的營養補充品,測試的方法是將每一樣食物逐一放在「生物共振儀」中,將共振儀與被測試者連線,她帶來了幾十種,經過測試,證明八種對她無礙但也無用,只有一種對她有用,剩下的對她都有礙(stress)。
她需要益生菌中的A(Active,大便經常不成形)、桑葉茶、蕎麥蜜糖、蒜頭水、沙棘汁、布緯食療、酸椰菜汁、布緯能量籽、與B complex。
2,B先生,38歲。大腸癌擴散到肝,每星期減3到4磅,總是覺得口乾,再喝水都沒用,有幾隻水銀補牙,大便稀爛。
需要益生菌A、ECM葉綠素排毒粉、蕎麥蜜糖、酸椰菜汁、OPC-3、沙棘汁、山竹子汁、布緯食療一天三次。
Facebook專頁:嚴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