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動畫師的重生 動畫‧談‧生死

患癌動畫師的重生 動畫‧談‧生死

做過演員、幕後,心願做導演,卻浮浮沉沉。離開夢工場,以為腳踏實地,卻一隻腳踏進了天堂,證實患上鼻咽癌三期,「食到粒魚蛋落肚,都唔係必然。」時年22,接受化療電療,住進九死一生的紓緩病房。十年過去,頭髮掉了,又長了出來;由插畫師變為動畫師,筆下的火柴人,終於會行會走。動畫作品上週初登大銀幕,只一場,到底圓了多年夢想。拍拖12年的男友、伴她走過生死的慈父,都來了。燈光一亮,掌聲如雷。《BeforeDying》,別人的故事,也是自己的故事,她是全湛玉。

記者:呂麗嬋 攝影:李家皓、黃文邦

阿全的動畫首映會,上週日在寶石戲院舉行。老戲院位於紅磡,週邊最多「大酒店」:紅磡殯儀館、萬國殯儀館,樓上長生店。這裡的花店,包括情人節,365日都在忙,「專登揀呢度放映,每次行過,都會諗,我嘅喪禮,會唔會都喺邊度舉行?」談生死,清秀的臉,笑?如花。下午,還得去東區醫院覆診,「電療後,無晒甲狀腺,要食補充劑,依家定期睇十幾個專科,久病成醫。」阿全笑著說。

《BeforeDying》是阿全透過華永會基金撥款製作的首套動畫,以新穎手法探討生死,計劃在中小學巡迴放映,故事以超現實角度,描繪中年病人在醫院彌留期間的所見所聞,「死亡,喺人生必經階段,發育時期會講發育,病時會講點樣醫治,點解單單死唔講?」復發的陰霾、「行先一步」的病友,今天的阿全,習慣與死亡共處,但曾幾何時,她也與很多年輕人一樣,覺得死亡,遙不可及。

「十幾廿歲,點會諗病。」中學時代,阿全為自己改了「夢特嬌」這個名:愛發夢又突立獨行,正是她的性格寫照。三兄妹之中排第二,爸爸做五金,媽媽是女強人。小時候的她,不愛讀書,只愛畫畫,滿腦子怪念頭,「細個覺得用筆畫嘅公仔都有生命,要食嘢又要瞓覺。」她大笑。升中五的暑假,導演陳果招募演員,無心向學,被選中在《細路祥》做壞學生,會考四分,順理成章,一頭栽進電影圈。

「由打雜到服裝咩都做,鍾意畫嘢,就幫手畫storybox。」沒有目標,更無野心,矢志做導演,只因夠型。只是,夢工場人來人往,期望又失望,浮浮沉沉。03年沙士巨浪,轉做咖啡店侍應,重新開始,閒時畫畫,氹吓苦口苦面的客人,自得其樂。有一天,忽然鼻血直流,由發現到確診,世界不再一樣,「醫生話係cancer,心涼咗大截。」青春,來不及燃燒,已走到盡頭。

先化療後電療,眉毛沒有了,口腔潰爛了,遇上人生無數個第一次:第一次插胃喉滴奶、第一次大小便失禁。分不清日夜,說不出話,迷糊之間被送進紓緩病房,連醫生都打定輸數,叮嚀父母要有心理準備,「每日都見到人死,大年初一,同房嘅婆婆,以為煎過了,一轉眼,就斷了氣。」死亡,原來不似做戲,未及長篇大論,連講聲拜拜,都力不從心。

「望住個天花板會諗,下一個可能就係我。」病房的油畫,都畫在天花版,卧著床,仍看到澄明的「藍天」。這裡死得人多,阿全謂,反而不覺孤單,「太辛苦,瞓喺張床,根本唔想生存,但想到會死,又覺得好多嘢未做,唔係要做偉人,只係想食一串魚蛋,到發現無咗味蕾,又想食番個味道出嚟,食完魚蛋,又想食北京填鴨!」接受死亡,不再害怕,反而讓她燃起活下去的力量。

「嗰時太年輕,朋友、男友,仲係小學雞,病到甩皮甩骨,一流露痛苦難受表情,大家就雞飛狗走,佢哋唔係唔愛你,而係無勇氣面對你。」相識三年的男友、大她一年的哥哥,還有患上抑鬱症的媽媽,「你會好番」、「唔好講啲咁嘅嘢」,然後掩面痛哭,成了每日探病時間的指定動作。久而久之,不說了,滿腔鬱悶無處渲洩,只好借畫畫,與自己對話,06年,她出版了《愈痛愈美麗》,便是病塌中完成的繪本。

十年過去,掉了的頭髮,重新長了出來;食到咖哩魚蛋好滋味;不單戒了煙,還入學校到處勸人不要食煙;從來不愛運動的她,上年代表防癌會,到希臘跑馬拉松。甚至,成為大銀幕的真正主角,完成了早忘記了的夢想,「之前從無諗過會發生嘅,今日統統發生了。」人生走到盡頭,原來才是新的開始。現實愈灰沉,她笑得愈落力,只因,一口新鮮空氣,得來不易。

年輕男士頭號殺手

像全湛玉一類人年輕女性,罹患鼻咽癌,情況罕有。事實上,根據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鼻咽癌乃本港十大癌症之一,在二十至四十四歲男性組別中,屬頭號癌症,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葉國謙的孿生弟弟葉國忠、藝人張達明,以及米雪已過世的愛人尹志強,都是鼻咽癌患者。

根據資料,香港每年約二萬宗癌病新症中,屬頭頸部癌症有一千八百多宗,佔全部癌症約一成,而每年約有一千多宗新症的鼻咽癌則最常見,男性的發病率比女性高出兩倍多。事實上,鼻咽位處頭顱中央,位置隱蔽,癌變早期病徵不明顯,到出現耳鳴、唾液帶血絲,甚至視力受影響時,癌細胞往往已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