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再遇老朋友 有感觸也有得益

攝影師再遇老朋友 有感觸也有得益

【本報訊】有次老差骨找上門,要求岑允逸做證人,因為接報有人擅闖民居。二人走進鄰居住所,女住戶惶恐說,來了三個陌生人,不肯離開,但其實屋內空無一人。
另一次換上女警叩門找他認人,原來有個女子剛在走廊跳樓自殺,翌日報道說她患有精神病。這兩段警察叩門的經歷,讓這名攝影師反思,精神病患者不應是邊緣社群,「切切實實在我們生活裏的一部份」。
岑允逸七年前第一次用光影記下精神病康復者,那時他覺得精神病就像傷風感冒,「患咗病就需要治療」。

社協於2007年出版的《一人生活》。

「需要我哋接納同支持」

但近年身邊親人、朋友都受精神病困擾,社會上也發生倫常悲劇,他再次拿起照相機,拍下11名精神病康復者的生活細節,沒有特定議題,「希望話畀讀者知,點樣同佢哋相處,佢哋只不過啱啱呢個時候有心病,需要我哋接納同支持」。
七年後有些康復者已離世,岑允逸再遇老朋友,有感觸也有得益。像金好遭遇好友和愛犬離世,再變得孤苦伶仃,「我會放在自己處境,有咁嘅打擊,冇人支援咁點算?」新相識的許炳滿吞嚥困難,卻想盡辦法進食,克服舌癌和淋巴癌,「我喺佢哋身上學到好多嘢,絕對有得益」。
社協組織幹事阮淑茵表示,目前治療精神病主要依賴藥物,缺乏心理治療和社區支援。文民也希望政府改善制度,加強患者與主診醫生的聯繫。
社協於10月3日至6日在尖沙嘴文化中心辦「活一生人」展覽;10月24日至12月21日移師深水埗汝州街269號1樓展出。